-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特点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特点
马纪红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4666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特点,并针对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6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9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中Ⅱ期缝合6例,无1 例切口感染。结论 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防治、治疗及护理措施,以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对促进切口愈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妇产科 腹部手术 脂肪液化 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4-0083-02
切口脂肪液化是妇产科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可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导致切口延期愈合或难以愈合,给患者的精神和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妇产科腹部手术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也明显增加。本文笔者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症状69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特点,并针对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及预防措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69例患者,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40.5岁。其中剖宫产51例、妇科手术18例。剖宫产51例患者中合并肥胖16例、贫血12例、糖尿病4例、滞产6例、妊娠水肿7例、术后咳嗽6例。因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延长5例。妇科手术18例患者中合并肥胖9例、糖尿病4例、贫血2例、术后咳嗽1例、无合并症2例。
1.2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于术后3~9天换药时发现切口有淡黄色油状渗出物及血性渗出液,按压切口渗出液增多,切口外观无明显红肿,部分切口有硬结;切缘皮下组织易于分离,有时仅表皮相连。渗出物细菌培养阴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均无明显增高。
69例患者中11 例体温升高,但未超过38. 5℃。
1.3 处理方法: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及对症治疗。术后加强切口护理,手术48小时后对切口进行微波治疗,2次/日,起到加速水肿和渗出物的吸收,加速伤口周围血液循环,促进愈合的作用。每日检查腹部切口,若发现切口有少量渗液者应首先排除切口感染,每日挤压切口2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辅以微波理疗20min,2次/日。渗液多时或持续时间较长者,在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拆除部分缝线,用甲硝唑液及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加压包扎或在严格消毒下清除液化坏死组织,将alpha;-糜蛋白酶均匀撒于创面,最后用无菌蝶形胶布加压固定切口,一般隔日换药1 次,必要时1 次/日。若经上述处理不愈合,则需要拆除缝线行切口引流,待生成新鲜肉芽组织后于局部麻醉下行Ⅱ期缝合;缝合前冲洗干净坏死组织,去除瘢痕组织,修剪无生机脂肪组织,至创面为新鲜组织后以7号丝线间断缝合全层,缝合中避免钳夹脂肪组织,结扎不宜过紧以致脂肪组织缺血坏死。同时辅以抗生素及微波理疗。合并糖尿病者围手术期严密监测血糖水平,及时有效控制血糖;术后咳嗽的患者腹部加压,用止咳化痰药辅助治疗。
2 结果
本组69例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中Ⅱ期缝合6例,无1 例切口感染。10~20天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目前,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尚无统一标准,认为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1]:①多发生在术后4~7d,除切口有较多黄色渗液外,均无任何自觉症状;②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③渗液培养无细菌生长;④切口无红肿压痛,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
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妊高征水肿、缝合技术密切相关。肥胖是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肥胖者皮下脂肪增厚,切口渗液增多,加之坏死脂肪组织未被及时清除、脂肪组织较厚造成缝合困难。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和再生机制受到破坏,抵抗力低下,修复能力低下,导致手术切口易感染,愈合力差。贫血者由于营养不良,胶原蛋白缺乏,血红蛋白在血液循环中携带营养及氧气能力差,影响组织修复。多次手术者因手术操作困难,使手术时间延长,切口感染率增加,且肿胀的脂肪组织术后不易吸收。 切口缝合线过紧或留有死腔均可影响血液循环,可使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另外,术后咳嗽、腹胀可致腹部切口张力增大;高频电刀应用不当,也可使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脂肪组织内的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寸虫 绘本 亲子阅读 幼儿园.ppt VIP
- 2025年日历表含农历(2025年12个月日历-每月一张A4可打印).pptx VIP
- 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劳动争议仲裁处劳动合同电子版范本.pdf
- AIAG CP Control Plan (1st edition) 控制计划 第一版.pdf
- 202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答案).pdf VIP
- 体育理论课《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教案.doc
- 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培训PPT教学课件.pptx
- 【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民艺蕴情》第1课《走近世界民间美术》课件(25页)--人美2024版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解读.pptx
- API617-2002轴流、离心压缩机及膨胀机-压缩机(中文)(完整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