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示范推广滴灌技术发展现代精准农业的探讨.doc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示范推广滴灌技术发展现代精准农业的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示范推广滴灌技术发展现代精准农业的探讨

关于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示范推广滴灌技术 发展现代精准农业的探讨 1、河西走廊基本概况: 河西干旱区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处,位于甘肃省境内黄河以西,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省界,从东向西延伸的1100km。该区历史悠久,曾是古老“丝绸之路”的重镇,也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较早地区之一,其灌溉农业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走廊按行政区划包括酒泉地区、嘉峪关市、张掖地区、金昌市、武威市五个地(市),总面积27.6万km2,占甘肃省总面积的60%以上,其中耕地面积97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8.2%,灌溉面积841万亩,占全省总灌溉面积的48.6%,草场面积3820万亩,占全省的二分之一。还有一千多万亩可垦荒地,其中近期可开发利用的宜农荒地500多万亩。河西走廊总人口44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3.4万人,有38%的农业劳动力长期从事农业活动。河西地区每年提供全省80%的净商品粮食,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已生产全省34.6%的粮食,41.3%的油料,87.4%的甜菜,90.4%的棉花,100%的啤酒花等。 河西走廊的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东西为狭长走廊,地形由三大部分构成;南部是高峻的祁连山,海拔3000~5000m,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地、冰川和涵养林景观;北部是长期剥蚀的残丘沙漠和戈壁;中部为走廊平原地带,是我国西北绿洲灌区的精华宝地。区内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流域水系,是一个相对独立并有多种生态、生产类型和显明特色的内陆封闭绿洲灌区,具有典型的地理生态、资源和经济代表性。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水源、气候条件,致使这片古老的绿洲有水即为良田,无水便是荒漠。该区长期以来,干旱少雨,水资源十分短缺,严重制约着这一地区工农业生产、生态建设及经济的发展。走廊从东至西年降雨量为36~160mm,而年蒸发量高达1500~2500mm,农业生产常年依赖于灌溉,没有灌溉,也就没有农业。该区灌溉水源主要来自祁连山区的融雪及山区降水补给,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包括地下水)约73.8亿立方米,作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整体的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通过绿洲是不断转化的,上游灌溉回归水大都在下游转化为地面水逸出,再引用后,再次转化,有的转化2~3次。该区年地下水利用量28.3亿立方米,但重复利用的就占23.2亿立方米。 河西走廊土地资源丰富且土地肥沃,区内土地以水源切割成大小不等绿洲,共有较大绿洲18个,是走廊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其中最大的武威绿洲3320km2,最小的敦煌南湖绿洲面积只有30km2。这里光照非常充足,全年日照时数3000~3300小时,年太阳幅射总量5.8×109~6.6×109J/m2,大于10℃的积温2930~3650℃,无霜期140~170天,昼夜温差13.9~16.3℃,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尤其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和瓜果糖分积累。因此,是发展优质棉、油、糖、瓜果的理想基地,也是特种药材、设施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理想基地。 2、在河西走廊大面积推广滴灌精准农业的重要性与有利条件 从上述基本概况得知,干旱缺水是这个地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瓶颈。建国以来,该区的水利建设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当地政府和人民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并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800多万亩灌溉面积中,大部分已实施了节水灌溉新技术,改变了过去长期大水漫灌、串灌的旧习。从八十年代开始,在河西大力推广百万亩常规节水灌溉及“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和喷、滴灌新技术,在完善渠系防渗衬砌及灌区配套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推广小畦灌溉,引进、示范推广喷、滴灌新技术,现已完成各类节水灌溉面积500多万亩,为缓解用水矛盾,促进当地工农业及生态建设起了积极作用。国家也花了很大投资来扶持该流域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如:从1995年开始,利用世行贷款,投资28.6亿元建设的疏勒河灌溉及移民安置工程建设项目,灌溉面积81万亩;从黄河提水经十三级泵站,输水100多公里,将水送至石羊河下游绿洲灌溉区的民调工程;另有2001年2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第94次总理办公会议做出的“关于实施黑河流域节水工程”项目,利用三年时间,投资23.6亿元人民币,通过灌区节水改造,水资源合理调配,调整作物结构,保证中游农业持续发展及下游生态建设用水。这些重大决策的实施,对缓解河西地区的用水矛盾,调节地方水情,保护生态建设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都起到重大作用,也对支撑和促进流域内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同时也是长期以来解决该地区流域建设难得的发展机遇。疏勒河工程已基本建成并开始发挥效益,民勤调水已成功通水,黑河流域节水工程今年已启动实施,还有其它小型调水工程及节水改造工程都在抓紧实施。所有这些对我们在河西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积极推广滴灌技术是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