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于教育活动主客体问题的主要观点及思考
关于教育活动主客体问题的主要观点及思考
第19卷第l2期
2010年12月
牡丹江大学学报
JournalofMudanjiangUniversity
Vo1.19No.12
Dec.2010
文章编号:1008.8717(2OLO)12-0143.02
关于教育活动主客体问题的主要观点及思考
肖洒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摘要:主体,客体及相互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界探讨的基本问题,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提出了”教
师主体”,”学生主体”,”双主体”,”三体论”等观点.本文论述了教育活动主客体问题讨论的三个前提.对已经出
现的主要观点进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着对教育活动主客体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与界定.
关键词:主体;客体;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的客体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一
,问题的提出:梳理教育活动主客体的不同观点
主体,客体及相互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界探讨的基
本问题,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说”与以杜威
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说”之间的论争成为教育活动主客
体及相互关系讨论的起始点,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
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从未间断,并且在80年代,围绕这一
问题展开了更为热烈的探讨,先后提出了”教师主体,
学生客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生主体”,”双
主体”,”学生主体,教育资料客体”,”三体论”等观点.
(一)”教师主体,学生客体”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主导者,因此可以
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这种观点强调教师
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
地位和作用.
(二)”学生主体,教师客体”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内
因,所以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唯一主体,教师是客体,是
从属于学生的中介,这种观点强调学生的地位和主动性.
(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这种观点强调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指导性作用,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为学生服务.观点内部又存
在两种分歧:第一是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确定学生的
主仁仁地位,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处于辅助性地位,
始终为学生服务;第二是认为教师与学生在矛盾统一体
中所处的地位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在学生不同的发展
阶段,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同,强调教师主导作用随着学
生不断成熟而减退,到最后这种主导作用消失,学生完
全处于主体地位.
(四)”教师学生双主体”
这种观点为了避免”学生主体论”或”教师主体论”
的偏激,在两者中求平衡,是一种折中主义,称”双主
体论”,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忽视教师的主体地
位,两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此观点内部又存在许多
和而不同的小观点.
1.”教师主体一学生主体”认为教育活动是师生双
边共同的活动.教师既是自己的主体,又是学生的客体;
同时学生既是自己的主体,又是教师的客体.
2.还有一些人认为要以教育活动的动态结构为背
景,将主客体关系问题置于不同的序列和系统加以考察
和分析,进而理解和把握教育过程中复杂而生动的主客
体关系.课前:教师(主体)——学生——教材,客观
世界,自我(客体);课中:教的活动中教师主体学生客
体,学的活动中学生主体教师客体;课后自学:学生(主
体卜—一教师——课程教材,客观世界,自我(客体)o
3.教师为现实主体,学生为潜在主体.
4.教师的教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教师为主体,学
生为客体;学生的学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教师为客体,
学生为主体.
(五)”学生主体,教育资料客体”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活动就是学生致力于自我精神建
收稿日期:2010.05.08
作者简介:肖洒(1985一),女,湖南岳阳人,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2008级研究生,
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143
构的实践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和教育资料是最基本的
要素,两者之间构成主客体关系.
(六)三体论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三者
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二,讨论教育活动主客体首先要明确的三个问题
(一)主体,客体的涵义
主体和客体是哲学上的一对范畴,主体,简言之就
是有目的有意识能动地进行认识与实践活动的人.所有
的人都是主体扮演的,但并非人就是主体,只有当人进
入活动状态且与活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时,人才能由潜
在主体成为现实主体.客体指进入人的活动领域从而同
主体相关联的客观对象,即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客体既
可能是物,也可能是人.当主体与自然界发生交往,认
识自然时,客体为”自然物”;然而当人参与社会活动与
社会交往时,客体为”社会人”;还有~种情况,当人自
身成为自己的认识对象时,客体就是他自己,此时主客
体统一.任何活动都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不同的
活动有不同的主体和客体,反过来,不同的主体与客体
的相互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