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语文》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探析.doc

大学语文》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探析

《大学语文》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探析 第30卷第3期 2008年5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angt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VoI.30No.3 May.2008 《大学语文》中国古典诗词的 教学目标与内容探析 谭美云,向志国2. (1.湘潭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1002.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大学语文》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应紧扣课程设置目的,以培育学生的文学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的人 文素质为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内容上,应强化文学知识的教学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应注重对作品的赏析以提高学生鉴 赏能力;应突出对学生感悟力的培养以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人文素质;文学知识;文学鉴赏;文化品位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82(2008)03—0201—03 一 《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目的 一 般说来,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包含基础理论,专业 知识与技能,人文素质三个部分.三部分完整结合,才能培 养出较高素质的人才.1996年4月30日,国家教委高教司 在《大学语文》出版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普 通高校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 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 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 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 重要方面.”而教育部高教司也曾在Ck:学语文教学大纲》 (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 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 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 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 质量人才.”由此看来,Ck:学语文》是为了提高大学生人文 素养而设置的. 二《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根据前述《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目的,我们可以顺理 成章地推论出《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当涵盖以下几个方 面: 1,培育良好的文学修养 因《大学语文》的选文内容蕴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信 息量大,在古为今用的过程中能起到启迪学生心智,陶冶情 操,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的综合效应,因此,本课程 应从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出发,培育学生良好的文学修养. 2.培育高雅的审美情趣 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彩描写往往能给人们提供极大的美 感,愉悦和享受.大学生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能拓宽 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高雅的审美 观. 3.培育综合的人文素质 文学是人学,是人心之学,它表现了社会各种人的思想 感情与内心世界.它对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研究问 题,开展工作,培养必要的管理,应变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学语文》 能利用文学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施加 广泛深刻的影响,帮助学生扩大视野,树立远大人生目标, 确定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 三《大学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从上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出发,《大学语文》中古典 诗词的教学,便不能再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单纯语文训练的 重复,而应以文学教育代替语文教育,以”取法乎上”.由 此,我们可以将(大学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具 体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作为诗词大国,诗词文化在我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并 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因此,了解我国诗词发展的脉 络,掌握不同类型诗词的基本特征,对理解和鉴赏诗词是不 收稿日期:2008—03—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c.7.o5o7)”围绕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构建成人教育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阶段 性成果 作者简介:谭美云(19’70一),女,湖南湘潭人,湘潭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和大学语文学科教学研究. 201 无裨益的.而这也是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受民 族文化的熏陶,增强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方法. 我国的诗词从《诗经》《离骚》到两汉乐府,唐诗,宋词, 元曲,一直是作为我国文化的代表样式在文化史上熠熠生 辉的,对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的了解也就成为我们踏入文 学殿堂的第一步. 《诗经》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为后世文学创作奠 定了发展的基础.而”楚辞”是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 体,它与《诗经》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精神和 浪漫主义精神并驾齐驱,融汇发展的优秀传统,并垂范后 世;因”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两汉乐府,则深刻反映了两 汉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心态,愿望 和要求.以反映社会的动乱为中心的魏晋南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