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第12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课题含义 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汉武帝的大一统实际上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巩固。 汉武帝其人 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即位,七十岁驾崩,在位五十四年。他的一生见证了西汉王朝的鼎盛。 汉武帝开拓的发展大一统事业的条件 1、汉初奠定的雄厚经济基础。 2、汉武帝个人雄才大略。 汉王朝日益强盛,当时,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汉武帝心想…… 我用哪种思想来治理国家最好呢? 儒家 道家 法家 汉武帝召集各地各家学者来到长安,询问治国方法。 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 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百姓无拘无束,可以对皇帝说三道四。 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内容——排斥和抑制其它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措施——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在长安设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地方设立官学,用儒家思想培训官员,教化百姓。 作用——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 你如何评价汉武帝的这一措施? 进步性: 当时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政治上的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巩固。 局限性: 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一种表现。 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 态度不同 目的相同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都是为了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 西 周 秦朝 分封制 郡县制 郡国制 西汉初期的管理制度 西周 秦朝 分封制 郡县制 郡国制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 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玉2498片,金线1100克) 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晁 错 汉景帝  “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之,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削藩 封国 封王 封地 吴 国 刘濞 广陵(江苏扬州) 济南王 刘辟光 东平陵(山东章丘) 菑川王 刘贤 剧县(山东寿光南) 胶西国 刘印 高密(山东高密] 胶东国 刘熊渠 即墨(山东平渡) 赵国 刘遂 邯郸(河北邯郸) 楚国 刘戊 彭城(江苏徐州) 七国之乱 政治上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为候,新封的候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 皇帝 诸侯王 侯 诸侯王 侯 侯 侯 中央统辖的郡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3、 该建议的作用是什么,妙在哪里? 推恩令之“妙” (作用) (1)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减弱,无力和中央抗衡。 (2)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 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从而解决了王国问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 中央 地方 司隶校尉 督百官 监皇族 刺史(十三州部) 督地方官员 抑地方豪富 另外:任用侍从、宦官 , 建立新的决策机构—“中朝”来制约丞相权力。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