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水觅踪影星岩历艰辛_记王文彬创办桂版_大公报_.docx

漓水觅踪影星岩历艰辛_记王文彬创办桂版_大公报_.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漓水觅踪影星岩历艰辛_记王文彬创办桂版_大公报_

漓水觅踪影星岩历艰辛———记王文彬创办桂版《大公报》□张鸿慰报》《、大公晚报》发行人兼经理,直到1952年该报停刊。《重庆日报》创刊时任经理。1955年起,历任重庆市司法局、交通局局长,重庆市政协政治学校副校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第二、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市记协名誉主席《,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现代工人报》(重庆市总工会机关报)顾问。报业名家王文彬(1907—),陕西蒲城人。现代中国著名报业家和报刊史研究者,中共党员。青年时即投身于进步学生运动,19岁时给西安《国民日报》副刊《赤光》撰稿。稍后又主编同乡会办的《蒲华》半月刊。1929年入上海民治新闻学院学习,次年赴北平任《华北日报》和晚报记者、编辑,兼任上海《民国日报》、南京《中央日报》、汉口《武汉日报》驻平记者,为各报采编北平新闻电讯稿。1934年曾先后代理北平《京报》主编《,每日评论》报编辑,并兼任天津《益世报》《、大公报》《、国民新报》和太原《华闻晚报》驻平记者。翌年,进入天津《大公报》,专任平津新闻版编辑兼外勤课主任。1936年4月调任《大公报》上海版,任本市新闻版主编兼外勤课主任。1938年初改任上海《文汇报》编辑兼采访主任,同年夏到香港、广州任《大公报》驻粤办事处兼广州分馆主任。1939年起任《大公报》驻桂林办事处主任,同时为西安《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写通讯。1941年起任桂林《大公报》、《大公晚报》发行人、副经理兼社评委员(经理由香港《大公报》经理金城夫兼任)。1944年调任重庆《大公报》采访主任。抗战胜利后,历任《大公报》南京办事处主任、重庆《大公—34—采编能手有“办报全面能手”之称的王文彬,早年即在采编新闻方面表现出他的专长。他终日奔波采访,一天内可采写几篇新闻,还可以根据几个外地城市的报纸的不同要求,拍发内容形式各异的电讯稿。他在任《大公报》上海版本市新闻版主编时,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重要新闻的标题反复推敲。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他不顾《大公报》要闻版发表短评对鲁讯作出不公正的评论,在同一天报纸的本市新闻版头条位置,以《文化界巨星殒落》为题作了肯定性详细报道,并刊发了照片。“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他热情接待络绎不绝的来访者,又冒着炮火到前线采访,直至深夜才回。在任《大公报》驻粤办事处兼广州分馆主任时,他常冒着日机轰炸的危险采访市内新闻,又组建附近几十个县的通讯网,每天把各县新闻稿派专人赶火车送往香港报馆,晚上又以电话向编辑部报告当天广州市新闻稿。在日寇占领广州前夜,只身逃出广州,仍在粤北各地进行战地采访,再发专电到香港报馆。1939年1月,他到桂林任办事处主任,建立起一个专做新闻采访的通讯机关,招聘3名工作人员,为其后在桂林开设分馆和出版桂林版作了准备。的一个报馆。分馆距市区较远,接通电路困难,费用太大。为了解决晚间照明和山洞内印报动力问题,王文彬请来木炭汽车发明家汤仲明工程师,设计安装以木炭作燃料的发电机,很快取得了动力和光明。待到市区扩大后,分馆才接通电路,根本解决电力问题。他还雇人修建了星子岩到簸箕岩能用板车运报的石子路,改善了交通条件。在桂林办报还有两大困难,就是职工食粮和印报用纸的供应欠缺。王文彬与各报商量,推代表(他也是代表)从长沙买米500担运回桂林,以低于本地的价格分配给各报职工,又派人赴湖南邵阳等地,采购比本市土纸质优价廉的纸张,保证正常出报。善于交际的王文彬,与银行界人士及工商业者都有深厚的交情,调拨头寸很有办法,信用很好。他为了能自给自足,做了许多努力,不依赖任何银行的贷款,也不拉拢资本家来投资,更不沦为党政军的机关报。1943年2月7日,桂林《大公报》刊出《本报重要声明》,表明了他主持的报纸的严正立场。好的报馆经理要懂得办报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钱一个子儿也不能花。王文彬在当时物价飞涨的桂林,真能体贴文化界知名人士的生活困难,为报社开辟稿源,扩大报纸销路。香港沦陷后一大批文化人迁来桂林,王文彬派专人送钱接济他们,说是“预支稿费”。其后,经济学家千家驹即曾在《大公报》撰写了洋洋数万言的特稿《回忆香港》。作为当家人,王文彬很注意节约开支、增加收入。除了扩展广告业务外,就是精打细算。他又曾刊登广告《本报标售土报纸头》,廉价出售残破纸张,收回资金减少损耗。他还开设“经济小广告”栏,就是今日各报的分类广告,内容有征求、待聘、遗失声明、寻人、招租等;还设有信箱代刊户经收信件,以招徕广告客户。他办公的经理室是间只能摆下两张办公桌的小房。经理部各课室力求精干,都只有两三个人,尽量发挥各人特长。设在—35—经理人才《大公报》在任人方面有个传统,是从出色的编辑人员中选拔经理人才。而王文彬正是编辑部中选拔出来的一位出色的经理。1939年初,王文彬受命筹建桂林办事处,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