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国际经济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几个国际经济问题

中国视角:从日本到美国 ——美国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对象国。 美国视角:从日本到中国 ——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大逆差来源国。 日本视角:从美国到中国 ——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对象国。 从中国这个视角来看,美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对象国。 在改革开放初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学日本,到了90年代开始学美国。我们的对外开放,最早是对香港、台湾,真正从对外经贸关系来看,主要是对日本开放。1985年,中国对日本的贸易占到了我国外贸总量的27.2%。日本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达11年之久,但是到2004年被美国取代。2012年前三季度美国占中国外贸的比重是12 .8%,日本仅占8.8%。在出口方面,美国占到了17.3%,日本仅占7.5%。美国占的比重超过日本10个百分点。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在美国的经济运行和发展当中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而在美国的贸易赤字当中,对日贸易赤字始终占绝大比重。美国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必须要解决贸易赤字问题。80年代以后,美国通过单边、双边和多边等手段严厉制裁日本,导致日本经济严重蓑退。 到200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一大逆差来源国。2011年中国占到了美国全部逆差的40.7%,日本仅占8.6%。于是美国对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 从历史角度来看,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国为美国财政赤字的根源在于美国自身的结构、体制等方面的问题,靠外部施压解决不了内部存在的问题。 2012年,中日贸易因钓鱼岛问题出现了一个逆反,导致中日贸易大幅度下滑。在日本的外贸结构当中,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向就是“疏离中国,亲近美国”。与此同时,对美贸易在过去一直是下降的,现在又开始增加了。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对象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一大贸易对象国。 2002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进口来源国,2007年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对象国,2009年中国同样又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对象国。2011年,中国占日本贸易总量的20.6%,而美国仅占11.9%。 二、如何评估未来八年国际经济环境 (四) 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势转移 1、第三次产业革命仍然由美国主导,整个规则 仍然由美国制订。 2、中国在第二次产业革命后期顺势而上所取得的 优势,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浪潮中,存在被转移 的风险。 二、如何评估未来八年国际经济环境 (五) 西方三重危机与模式迷失 1、西方三重危机的恶性循环 (1) 金融危机恶化财政状况 ,从而恶化财政危机 世界经济放缓是由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导致的,这些不确定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不确定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危机导致金融机构濒临破产 危机导致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危机导致经济衰退、收入减少 二、如何评估未来八年国际经济环境 (五) 西方三重危机与模式迷失 1、西方三重危机的恶性循环 (1) 金融危机恶化财政状况 ,从而恶化财政危机 (2) 财政危机引发金融动荡 系统危机——主权债务危机→债券市场危机→ 金融市场危机→金融系统危机 机构风险——金融机构债权人被迫减免债务,严重亏损、经营困难 汇市波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欧元波动,引发汇市波动 股市震荡——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的信息,股市即应声而落 二、如何评估未来八年国际经济环境 (五) 西方三重危机与模式迷失 1、西方三重危机的恶性循环 (1) 金融危机恶化财政状况 ,从而恶化财政危机 (2) 财政危机引发金融动荡 (3) 财金危机导致经济衰退和停滞 金融机构 政 府 紧缩政策 压缩银根 抑制消费 居 民 欧洲五猪:财政-金融-经济 “三重危机”恶性循环 (实际GDP增长%) 全 球 发达 国家 欧 元 区 希 腊 爱 尔 兰 意 大 利 葡 萄 牙 西 班 牙 2008 2.8 0.1 0.4 -0.2 -2.1 -1.2 0.0 0.9 2009 -0.7 -3.7 -4.4 -3.3 -5.5 -5.5 -2.9 -3.7 2010 5.1 3.1 2.0 -3.5 -0.8 1.8 1.4 -0.3 2011 4.0 1.6 1.4 -6.9 1.4 0.4 -1.7 0.4 2012 4.0 1.9 -0.4 -6.0 0.4 -2.3 -3.0 -1.5 * 成就与贡献 机遇与 风险 中华民 族与人 类社会 中国特 色与西 方模式 中国与 世界 制度优越性 重大贡献 复杂多变 怎样评价过去五年的中国经济成就 如何评估未来八年的国际经济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