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台中美史学位论文摘要144篇.docVIP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中美史学位论文摘要144篇

臺灣中國美術史學位論文摘要 篇名:藝術潮流的衝擊與交會:日治時期魏清德的論述與收藏 並列篇名:The Impact and Contact of Art Streams: The Taiwanese Journalist Wei Qingde’s Art Discourse and Collection in Colonial Taiwan 作者:李婉甄 關鍵字:魏清德;書畫收藏;藝術論述;日治時期;新聞人;Wei Qingde;art collection;art discourse;colonial Taiwan;journalist 期刊/會議論文集名稱 :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學位論文 學位類別:碩士 指導教授:顏娟英 卷期:2009年 出版年:2009 中文摘要: 魏清德(1887-1964)為日治時期著名的新聞人與漢詩人。他出生於清末,自幼受到作為漢書房教師的父親薰陶,奠定了他在漢詩文方面的興趣與基礎。然而,在日人統治臺灣後,他也順應時代潮流的變遷,進入公學校、國語學校師範部就讀,接受新式教育的洗禮,往後更憑藉著漢詩文的才華,與來臺日籍文人切磋交遊,並於1910年獲得進入臺灣日日新報社任職的機會,從此展開作為新聞人的活躍生涯,直到1940年為止。進入國府時期後,魏氏轉而擔任臺灣省合會儲蓄股份有限公司常務董事兼總經理,但仍持續參與詩社活動,浸淫於漢詩文創作中,直至1963年去世前一年,還獲得國際桂冠詩人協會所頒與之中國桂冠詩人美譽,其在漢詩文方面的表現可見一班。 除了文學之外,作為一位具有深厚漢學素養的文人,魏氏也有著多方面的興趣,如新時代的趣味──園藝即是其中之一,而他在中國傳統書畫方面也有欣賞的能力與品味,並且收藏豐富,此點從他日治時期任職報社時發表在《臺灣日日新報》上的許多介紹、評論藝術的文章便可得知。他與眾多中國、日本、臺灣文人藝術家的交遊往來,不僅形成一面複雜的人際網絡,也豐富了他在詩文藝術方面的眼界。作為一位具有傳統漢學根柢而又同時兼具新時代職業角色──新聞人的人物,魏氏藉由任職臺灣日日新報社的職務之便,把自己的書畫興趣全面地介紹給廣大讀者,並不時對書畫藝術乃至於臺府展作品加以評騭。他儼然是以藝術評論家兼書畫收藏愛好者的身分,藉著報紙專欄文章把他所感興趣的、所認為值得推薦的書畫家、作品與觀點讓大眾知曉,無形中確實發揮教育大眾的意義。除此之外,魏氏為人所熟知的、幫助臺籍藝術家的例子,則是他為黃土水奔走募款,促成龍山寺《釋迦像》一作完成之事。由此亦可見他與部分日治時期臺灣藝術家關係友好,因此,了解魏清德其人,有助於我們從不同面向理解尚待理清的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的面貌。 魏氏在臺灣美術史上身兼美術評論者、贊助者與書畫收藏家的多重角色,其在臺灣美術史方面的活動軌跡與影響實為令人深感興趣的題材。然而,由於日治時期圖像作品資料的缺乏,研究者長期以來除大量日治時期的報紙刊物外,很難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並釐清魏氏日治時期在美術方面的活動。儘管長久以來魏氏便以豐富的書畫收藏和涵養為人所知,但在無緣得見其書畫收藏的情況下很難進一步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幸而2005年與2007年,魏氏的四個女兒魏淑順、魏美婉、魏秋婉、魏豐珍,與孫女魏如琳、孫子魏拙夫,陸續將其各自分得的魏氏書畫文物部分捐與國立歷史博物館,總計327件。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用心整理、研究下,方得在2007年11月於該館的「魏清德舊藏書畫捐贈特展」(展出日期2007年11月30日-2008年1月27日)中將魏氏書畫收藏呈現於世人眼前。 筆者於2007年8月起,即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組協助「魏清德舊藏近代書畫捐贈展」搜集與整理資料的工作,有幸得以親近第一手資料並擬定碩士論文題目,展後仍持續蒐集魏氏發表於《臺灣日日新報》上的詩文資料,並將日文原文進行中文翻譯工作。有鑒於目前對魏清德其人與事蹟了解的不足,筆者將以魏氏後人捐贈給國立歷史博物館的魏氏書畫收藏作為第一手的核心研究資料,並配合魏氏發表於《臺灣日日新報》的大量藝術論述文章,試圖重建魏氏個人的角色定位最後將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魏氏在日治時期美術活動中的貢獻。 藉由深入觀察活躍於日治時期的新聞人魏氏和他的書畫收藏,我們不難發現在日治時期美術發展中,除了成為媒體與年青知識分子所關注的新興官辦臺府展外,另有一股清流屬於傳統的書畫活動與對傳統書畫的品味愛好,關心的人數也許不多,卻穩定成長的情況。在此變動的新時代中,知識分子舊品味的延續,不僅提供中國與日本的因素在臺灣交會的機會,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日治時期臺灣美術豐富、複雜而又多元的面貌,值得我們深思。 篇名:臺灣日治時期的西式雕塑 並列篇名:The Western Sculpture in Taiwan under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作者:朱家瑩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