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智谋大全》兵法-研究-中国-古代.pdf

《三十六计智谋大全》兵法-研究-中国-古代.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三十六计智谋大全 序 言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人的智谋占有辉煌的一 页。瑞士汉学家胜雅律曾说: “中国人开辟的智谋学,是一个既深邃又广袤 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充满着 ‘知识可乐’,我这个西方人虽然只是品尝 了其中的点滴,但深感其味无穷,现在可以说是欲罢不能。”胜雅律先生于 本世纪70年代,分别到台北、东京、北京留学,潜心研究中国的智谋学。回 国后,他写出一部洋洋数十万字的巨著《智谋——平常和非常时刻的巧计》, 专门介绍和评述中国古代有名的三十六计。该书的出版在西方舆论界引起极 大震动,被誉为 “沟通中国和西方在文化、思想、意识上相互理解和交流的 桥梁和工具”,是一本引人注目的 “奇书”。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拜读 了这本书,并写信给胜雅律,称赞胜雅律的书是一本有助于西方人了解古今 中国的应时之作,还说三十六计对他的政治生涯大有裨益。中国智谋学的博 大精深以及外国人对中国三十六计异乎寻常的兴趣,由此可见一斑。 “三十六计”一语,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三十六策,走 为上计。”可见,三十六计的提法,大概在1500年前就已形成。现在通行的 《三十六计》版本是今人叔和在四川成都偶然发现的。内地与港台地区近年 来出版的有关三十六计方面的书籍,基本上以叔和本为依据。叔和本无准确 的著作年代,也无作者姓名可考。叔和本把三十六计分成六套,即胜战计、 敌战计、攻敌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情况下所用 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情况下所用之计。其计名有的来自历史典故,如围 魏救赵、暗渡陈仓;有的源于古代兵书,如以逸待劳、声东击西;有的借用 日常成语,如指桑骂槐、反客为主;有的取自诗人的诗句,如李代桃僵、擒 贼擒王。在叔和本里,经常可以看到六十四卦的卦辞、支辞,例如第三计“借 刀杀人”,原文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也就是说, “借刀杀人”之计与损卦密切相关。先定计,后推卦,这是三十 六计的特色所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三十六计的理论基础就是 《周易》 的阴阳法则。三十六计原文运用阴阳变化之理,论证刚柔、奇正、攻防、虚 实、劳逸等相反相成的关系,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三十六计 “总说” 中指出: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受理,机在其中。机不 可设,设则不中。”这段话意思是:六乘六等于三十六,在易数中蕴藏着智 谋,智谋的运用又要依据易数。阴阳法则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规 律。掌握了阴阳法则,需要的智谋也就在其中了。不能离开阴阳法则任意地 设计智谋,否则就会遭到失败。 “总说”中的这段话是对三十六计与阴阳法 则之间关系的最好说明。 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人运用大脑进行思维。智谋是人的一种整体 性的辩证思维,是人在特定环境下为达到特定目的所采取的巧妙方略。从这 个意义上说,智谋乃是人类思维绚丽的花朵。我们认为,那种把三十六计视 为 “旁门左道”的观点是不足取的。诚然,三十六计的许多计名(如笑里藏 刀、混水摸鱼等)从表面上给人凶狠、伪善的印象。但是,我们反对把三十 六计截然分为 “君子之谋”和“小人之谋”。智谋是中性的,对某个智谋的 评价取决于什么样的人运用它以及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否纯正。刀子是人类 生活必不可少的有用工具,但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罪犯杀人的利器。我 们不能因为刀子能够杀人而禁止使用它。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某些小人运 用过三十六计而否定它的积极作用。 《兵法圆机·迭》中说:“大凡用计者,非一计可孤行,必有数计以勷 之也。”在历史上,一条计谋辅之以数条计谋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一般来 说,复合用计有两种形式:一是兼用,即在同一施计过程中使用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计谋,如 “王允设计杀董卓”连用了连环计和美人计;二是对用,即 在同一施计过程中,站在不同人的立场上,则分属不同的计谋,如 “吴三桂 请清兵入关”,对吴三桂来说是借刀杀人之计(借清兵剿灭李自成的农民军), 而对清朝来说是趁火打劫之计(利用明朝与农民军混战之机,占据中原大地, 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三十六计》原是一部兵书,所涉及的内容仅局限于古代战争的领域。 如果我们今天仍把三十六计视为单纯的军事谋略,那就显得很不够了。我们 今天研究三十六计应当遵循这样两个原则,即古为今用、兵为民用。众所周 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出现一批包容政治、军事、外交、经济、 科技等领域的 “智囊团”、“思想库”,例如美国的兰德公司、日本的野村 综合研究所、英国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