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药治疗中暑病60例观察.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治疗中暑病60例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药治疗中暑病60例观察 倪京丽 罗晓风 张尊敬(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关键词】中暑; 中药治疗; 理气活血 【中图分类号】R25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6-0043-01 中暑是一个中医西医都在使用的病名,其所包含的范围是有所区别的。西医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而中医对中暑的论述较之于西医学要繁复得多。《景岳全书》卷十五:“暑本夏月之热病,然有中暑而病者,有因暑而致病者,此其病有不同,而总由于暑。故其为病,则有阴阳二证∶曰阴暑,曰阳暑,治犹冰炭,不可不辩也。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在仲景即谓之中暍。”由此可见中暑有阳暑、阴暑之分。而西医中暑定义类似中医的阳暑。 中医药方法在中暑治疗方面一向有独到的疗效,笔者门诊中药治疗反复中暑病患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2010年3-4月份门诊就诊患者96例,男性42例,女性54例,年龄22-56岁,病史数月至数年不等,以流涕、喷嚏、无汗、乏力、欲寐、胸闷、头重头晕、不思饮食等类似于感冒症状而就诊,自行刮痧或服藿香正气类药物后可缓解,但遇气候冷热变化即易复发。舌脉诊:舌质多暗淡或舌面见瘀点或舌下静脉曲张,舌体多胖,有齿痕,舌苔多厚腻,脉象多濡弱。中医辩病属阴暑,辩证为脾虚湿阻、兼气滞血瘀。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3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gt;0.05)。辅助检查:治疗组: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23例,窦性心律不齐12例,T波改变15例,正常10例;TCD:2支血管以上血流异常31例,单支血管血流异常13例,正常16例。对照组:心电图异常20例,正常16例;TCD异常23例,正常13例。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予以中药方剂口服,以祛暑解表,醒脾化湿为基本治则,以香薷饮合六君子汤为基础方:香薷12g、白扁豆30g、厚朴10g、明党参15g、苍白术各15g、茯苓15g、陈皮6g,酌加理气活血药物如青皮、佛手、木香、元胡、川牛膝、香附、郁金、丹参、川芎、桃仁等疏通经络。加减:头痛头晕甚加藁本、蒺藜、白芷;胸闷明显加薤白、瓜蒌;气虚甚而湿阻不显加黄芪、南沙参、防风;舌苔厚腻明显加米仁、藿香、佩兰、杜曲;胃纳欠佳加内金、山楂、炒麦芽;舌红、苔黄,热像明显加黄芩、黄连、芦根。中药方剂每日一剂,一般5-7天一疗程,复诊原方调整继服,总疗程半月至2月不等。 2.2对照组:予藿香正气水口服,并根据心电图、TCD情况予营养心肌药物、活血通络中成药物口服。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治疗结束后观察3个月,显效:3月内中暑未发作,乏力、胸闷、头晕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3月内中暑仍有发作,但频率减少,乏力、胸闷等症状减轻;无效:中暑仍反复发作。 3.2治疗结果:3月后临床观察疗效,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3月后原心电图、TCD异常者复查,结果见表2。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lt;0.05。 两组总有效率及辅助检查好转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lt;0.05)。 4体会 中医认为中暑反复发作与患者体质有关。脾胃虚弱、痰湿内盛是中暑发生的主要内因,故临床观察此类患者常见脾虚湿阻之??,且又常见舌质暗淡或舌面见瘀点或舌下静脉曲张,此为气滞血瘀之征。因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气血无源,元气不足,使机体易感外邪,而暑易挟湿,故外湿易入里,进一步加重内里痰湿。湿性粘滞,缠绵难去,病程较长,病久必入络,使机体脉络不利,气血运行不畅,而一旦气血不畅,又使机体调节能力更加减弱,更易受邪,由此恶性循环,中暑反复发作。故保证机体元气旺盛、气血调和是防止患者再发病的关键。这就是朱丹溪《丹溪心法.六郁》所说:“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也即《黄帝内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血不顺百病生”。说的是致病的根本内因是正气虚弱,因此有“百病生于气也”、“血为百病之始”之说。临床观察表明,本文所述以香薷饮清暑化湿,六君子汤益气健脾,并配合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反复中暑疗效确切。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