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
《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十一世纪是全面进入信息化的世界,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已成为当前整个世界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自1959年美国IBM公司研究出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以来,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在发达国家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CAI)——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CAL)——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IITC)。在1989年美国著名的“2061”计划提出信息技术应与各学科相整合思想之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大量的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而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试验研究,比美国落后了20年。但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和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国家纲领性文件中也都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于是,大家尝试“整合”并进行深入研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掀起了整合教学研究的热潮。
2.文献综述
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在目前关于“整合”内涵的论述很多, 但还没有达成统一,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工具层面的“整合”、二是教学层面的“整合”、三是课程层面的“整合”。 对“整合”内涵理解的不同决定了“整合”的不同模式。例如,广西师大孙杰远教授根据整合的功能不同,把“整合”模式分为信息呈现式、实验探究式和网络互动式;王琴等人根据课程学习的目标不同,把“整合”的模式分为学科本位型、学科辅助型和学科研究型课程模式等等。与专家学者们对“整合”内涵与“整合”模式的研究相比,进行实践研究却很少。整合理论研究的“热”与实践研究的“冷”,导致了“整合”研究的理论因过于理想化,很难有效地指导“整合”的实践。
3.现实问题
国家每年数百亿计的教育信息化投资究竟带来了多少质量效益?透过各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情形,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主体性严重缺失,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被残酷剥夺,还普遍存在着“跟风做秀”、“盲目整合”、“黑板搬家”、“人机共灌”等为整合而整合的不良现象。 这些归结起来主要缘于三大问题:
一是不清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目标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有效整合?二是不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什么是有效整合?
三是没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途径)——怎么进行有效整合?
为克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片面理解的种种误区,重点解决以上三大问题,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成就高效的童心课堂,我校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
(二)选题的意义
1.有利于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把教育改革推向一个更高的层面,坚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要探索的领域很多。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要以最优秀的教育信息资源,以最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实、改造、发展目前的教育活动。充分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进行整合,能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教学活动在整体上得到丰富和提升。
2.有利于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2001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侯靖方同志指出:“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拓展了人类社会的创造性。它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是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 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3.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和精神。实施《新课程标准》必须变“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为“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生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4.有利于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创新。
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它为学生进行协作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认知工具,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基础。目前,国内学者根据当代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必威体育精装版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内外双循环理论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