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过程控制氨基酸发酵的工艺控制实例.ppt

发酵过程控制氨基酸发酵的工艺控制实例.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过程控制氨基酸发酵的工艺控制实例

第四章 发酵工艺过程控制 三、谷氨酸发酵条件控制 (一)发酵培养基 (二)温度对Glu发酵的影响 (三)pH对Glu发酵的影响 (四)溶氧对Glu发酵的影响 (五)泡沫对Glu发酵的影响 (六)提高Glu发酵产率的途径 (一)发酵培养基 1、常用Glu发酵培养基:(%) 淀粉水解糖 12.5;液氨 0.3;玉米浆 0.4-0.7;甘蔗糖蜜 0.1-0.3;Na2HPO4 0.15-0.17;MgSO4 0.06-0.07;KCl 0.03-0.05。 2、发酵培养基与发酵的关系 淀粉水解糖、糖蜜、乙醇、烷烃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糖蜜原料 (1)碳源 ①合成菌体。 ②构成产物碳架。 ③能量来源。 氮源:铵盐、尿素、氨水 C/N=100:15?21,实际高达100:28 (2)氮源 ①构成菌体蛋白。 ②构成产物氨基。 ③调节pH。 (3)无机盐:磷酸盐、镁、钾、钠、铁、锰、铜,其中磷酸盐对发酵有显著影响。 不足:糖代谢受抑制,菌体生长不足。 过多:①细胞膜磷脂生成量多,不利于谷氨酸排出。 ②促使丙酮酸和乙醛(由丙酮酸脱羧生成)缩 合生成缬氨酸的前体物——?-乙醛乳酸, 使缬氨酸在发酵液中蓄积。 (4) 生长因子:生物素 作用: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和代谢途径。 ①作为催化脂肪酸生物合成最初反应的关键酶乙酰 CoA的辅酶,参与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进而影响 磷酯的合成。 ②浓度过大:促进菌体生长,谷氨酸产量低。因为: a.乙醛酸循环活跃,?-酮戊二酸生成量减少。 b.转氨酶活力增强,谷氨酸转变成其它氨基酸。 生产上采用二、三级控制。 冷却方式: 种子罐:夹套、蛇管。 发酵罐:蛇管、列管、冷带、表皮淋水。 (三) pH的影响及其控制 1、pH对Glu发酵的影响 不同的微生物对pH值要求不同,细菌中性偏碱。 发酵液的pH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途径。 (四)溶氧对Glu发酵的影响 1、氧在Glu发酵中的意义 (1)菌体生长 (2)合成产物 2、影响Glu发酵中溶氧的因素 氧分压、罐大小、搅拌转速、罐的D/H。 (五)泡沫对Glu发酵的影响 1、 泡沫对Glu发酵的的危害 因通风,菌体代谢产生CO2,培养基营养丰富,产生泡沫。 ①影响CO2 的排出。 ②降低设备利用率。 ③造成逃液。 ④影响灭菌效果。 2、泡沫的形成 泡沫形成必要条件: ①气液两相共存。 ②有表面张力大的物质存在。 发酵液中的泡沫: 分散相:无菌空气、 CO2 连续相:发酵液 3、泡沫的消除 (1)消泡机理 机械消泡和化学消泡 (2)消泡剂的选用原则 ①表面活性剂 ②有一定的亲水性。 ③水中溶解度小。 ④无毒,对菌体生长代谢无影响,不影响产物提 取和质量。 ⑤不干扰溶氧。 ⑥价格便宜。 (3)常用消泡剂 ①天然油脂类 ②聚醚类:GPE10(泡敌) ③醇类:十八醇类 ④硅酮类:聚二甲基硅氧烷 (六)提高Glu发酵产率的途径 1、选育高产菌株 耐高渗;诱变育种;定向育种选育温度敏感型。 2、根据菌种特性生产控制最佳化。 假设人们想利用葡萄糖、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α-酮戊二酸,请你利用现有知识,设计一个大量积累α-酮戊二酸的方案? 菌种:对谷氨酸捧状杆菌进行诱变处理,选育不能合成谷氨酸脱氢酶的菌种 条件:氧(通风)、NH4+、C/N;pH、磷酸盐、温度、生物素、 Mn2+ 思考题 要注意儿童不要食用大量味精,因为婴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全。一岁以下婴儿不要食用味精,母亲用母乳喂养孩子时,应少吃或不吃味精。不要长时间、习惯性食用大量味精。不要对味精高温加工,因为味精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有害物质。在烹饪时,最好在出锅之前再加入味精。因为长时间加热,会形成焦谷氨酸钠,丧失了味精的鲜味。 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即脱水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而且还会产生毒素,危害人体。 * * 第十一节 氨基酸发酵的工艺控制实例 氨基酸的制造是从1820 年水解蛋白质开始。 1866年德国的立好生博士利用硫酸水解小麦面筋,分离出一种酸性氨基酸,依据原料的取材,便将此氨基酸命名为谷氨酸。 随后,日本有一教授在探讨海带汁液的鲜味时,提取了谷氨酸,并在1908 年开始制造商品味之素——味精。1910 年日本味之素公司用水解法生产谷氨酸,与食盐配合出售。但是这种方法生产谷氨酸耗粮太多,成本太高。 一、氨基酸生产发展史 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美国有人提出用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报告。 日本也相继开始了研究,1956 年日本协和发酵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