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

第四节 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一、社会认知理论概述 班杜拉认为行为主义忽视了社会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因而他本人关注社会行为,所以他早期的理论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 后来,班杜拉又关注一些认知因素,如信念、自我知觉与期望等,因此,他目前的理论称为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 班杜拉总结出影响学习的三类因素:即环境(资源、行动结果、他人与物理条件)、个体(信念、期望、态度与知识)和行为(个体行动、选择和言语表述)。他认为这三类因素互为因果,每两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因此,他把这一理论又称为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inism)。 以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以及环境(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为例。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能够有效处理特定任务的主观评估。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的努力程度,从而导致成绩的好坏;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又会影响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环境与自我效能感的相互作用:教师的鼓励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所表现出的自信与积极的学习态度又会促进教师积极的教学行为。 环境与学生行为的相互作用:如果学生学习认真勤奋,教师会对这样的学生更加青睐并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教学;同时教师的言行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 社会认知理论区分了两类学习: 角色扮演学习(enactive learning):在动手做和体验行动结果的过程中学习,即通过直接经验而获得的行为反应模式。桑代克的试误学习、行为主义的联结式学习均属于此类。 替代性学习(vicarious learning ):通过观察他人而学习。 二、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过程:观察者集中注意力观察被示范的行为或活动。 保持过程:观察者以表象或言语符号等表征形式贮存所观察到的行为。 动作再现过程:观察者模仿所观察的行为,将符号表征转化成外显活动。 动机过程:观察者因模仿而受到强化,从而影响后继行为产生的动机。 观察学习可能产生的后果 引导注意力:注意到活动中出现过的物体。 调整已有行为:了解行为应用的时机或场合。 改变抑制:如在观察到他人尤其是受欢迎或地位高的人违反纪律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时,将认为违纪不一定受到惩罚。 获得新行为与新态度:如习得一些思维技能和创新的思考方式。 引发情绪:对一些从未经历过的情境产生情绪反应。 影响观察学习的5个主要因素 观察者本人:随着年龄增长,个体能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能运用一些记忆策略保持信息,并能通过自我强化进行练习。 被观察者:有权威的人或技能熟练的人更有可能成为被模仿的对象。 观察者预期的行为后果:如果被观察行为的后果是观察者期望得到的,则更具激励作用。 预定目标:如果示范行为能够帮助观察者达到他们的目标,就更会受到关注。 自我效能感:当观察者相信自己能成功执行一个符合特定要求或结果的行为,即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时,他们会更多地关注并模仿示范者的行为。 促进观察学习的3种强化模式 直接强化:当观察者正确重复了行为就直接给予强化。 间接强化:如果个体看到他人因某一行为得到奖赏,也会受到鼓励而模仿。 自我强化:指因个人行为表现符合或超出自我标准而带来的强化。 当代建构主义的理论 当代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冯·格拉塞斯费尔德 建构主义的先驱—皮亚杰(J.Piaget,1896-1980) 社会建构主义的先驱维果斯基(L.S. Vygotsky 1896-1934) 一、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 何为建构? “建构”本来用于建筑或木器加工中,指为了某种目的而把已有有零件、材料制成某种结构。 在教育心理学中,建构是指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皮亚杰学派的建构主义观点属于心理的/个体的,较少关注“正确”的表征,而对个体建构起来的意义更感兴趣。 皮亚杰认为,知识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不能直接从环境中习得,它们来自于个体反思和协调自己的认知。 维果斯基与皮亚杰一样,将知识与学习视为外部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它更重视社会互动与文化情境在学习中的作用。 “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指出了文化与认知相互创造的关系:(1)文化造就了认知,如成人使用文化中的工具和实践(语言、地图、计算机、音乐等)来指导儿童的学习(阅读、写作、唱歌、跳舞等);(2)认知创造了文化,如成人和儿童共同尝试新的实践活动,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当代建构主义的不同观点 激进建构主义(radical constructivism) 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 社会文化认知观(social-cultural cognit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