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讲平行线与比例线段教师版
板块 考试要求 A级要求 B级要求 C级要求 相似三角形 会识别相似三角形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判定和性质,会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问题 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有关问题
一、比例
1、比例的基本性质:
1)这一性质称为比例的基本性质,由它可推出许多比例形式;
2)(反比定理);
3)(或)(更比定理);
4)(合比定理);
5)(分比定理);
6)(合分比定理);
7)(等比定理).
2、比例中项:
若,则叫做的比例中项.
3、如图,设三
称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它的逆定理仍然成立.
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
1.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如下图,如果,则,,.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如图,在三角形中,如果,则
3. 平
板块一、比例的基本性质
已知:,求证:是的比例中项。
【解析】讲解此题时。老师可先引导学生回顾比例中项的定义:如果,那么是、的比例中项。由,
而
故是的比例中项.
已知:。求.
【解析】设,代入中得原式
设,则_______
【解析】由及比例的性质可知:。也可用“过渡量”来求!
板块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基本应用
如图,,且,若,求的长。
【解析】
如图,已知,若,,,求证:.
【解析】∵ ∴
∵ ∴
两式相加并变形可得,,即.
【巩固】(黄冈市中考题)如上图,,,垂足分别为、,和相交于点,,垂足为.证明:.
【解析】由,,,则必有,由例10可知
必有.
【点评】巩固是上面例10的一种特殊情况,但结论成立的根本原因是.
【巩固】如图,找出、、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过点、、分别作的垂线,
垂足为、、.
由巩固1可知,,故
即
【点评】此题的证明过程体现了“集中”这一思想,将、集中到同一条线段上,从而发现它们的和是一个常数.
如图,在梯形中,, ,过对角线交点作 交于,求的长。
【解析】由图可知:
∵,∴,
∴,∴,∴
同理,∴.
【巩固】(上海市数学竞赛题)如图,在梯形中,,分别是 的中点,交于,交于,求的长。
【解析】方法一:由可知,
方法二:观察此题与上题颇为相似,于是猜想,但是本题中没有可以直接使用基本 图形结论的条件,可通过连接来实现,设、交于点.
∵ ∴,
∵, ∴
∴(∵,其中为中间过渡量)
∵
∴
∴
∴
如果双向延长分别与、交于点、,则有
.
板块、
(2007年北师大附中期末试题)
(1)如图(1),在中,是的中点,是上一点,且,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则_______.
(2)如图(2),已知中,,,与相交于,则 的值为( )
A. B.1 C. D.2
【解析】(1)先介绍常规的解法:
如图,过点作或的平行线均可,不妨以左图为例来说明.
过点作,交于点.
∵, ∴
∵ ∴
∵ ∴
当然,过点、点作适当的平行线,均可作出此题,这里不再给出.
以上这些解法均属于常规解法,下面介绍特殊的解法:
看为直线所截,由梅涅劳斯定理可知,
又,,故
上述图形是一个经典的梅氏定理的基本图形,解类似的题时,梅氏定理的运用能够带来立
竿见影的效果,很快得出答案.
(2)本题的解法与(1)相似,不再给出,可当作练习.选C.
【点评】解完这两道小题之后,可发现图(1)、(2)的条件是完全一致的,(2)中的点是的中点,
(1)中对应的点是,(2)中的点对应(1)中的点.实际上,(1)、(2)是一个图形,作
如下变化即可看出:(2)中点向右移动,其他的点和已知条件不变,移动的过程中可发现,(1)、
(2)其实就是同一个图形,这也是把这两个小题放在一起的原因.
最后可总结这类题的解法:找适当的点,作适当的平行线,构造基本图形解题,或者直接运用
梅氏定理来解题.
(2001年河北省中考试题)如图,在中,为边的中点,为边上的任意一点,交于点.
(1)当时,求的值;
(2)当时,求的值;
(3)试猜想时的值,并证明你的猜想.
【解析】(1)当时,;
(2)当时,;
当时,.
(3)当时,,
证明方法比较多,选择两种介绍:
如上右图,过点作,交于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