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讲 孔子的教育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一讲 孔子的教育思想 2009年3月2日 Contents Contents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一)社会背景 养士之风盛行 私学兴起 (二)生平及其教育活动 养士之风盛行 春秋战国时期(BC771-476年,BC475-221)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 各诸侯国从巩固自己的统治需要出发,争先“招贤纳士”,于是形成了养士、用士之风,如齐桓公“养游士八十人”。到战国时期,养士之风更加盛行。 “士”是通晓“六艺”知识和各种礼仪的贵族阶层,他们能文能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战时充当军事参谋,平常充任政治助手。 “得士者存,失士者亡”:除公室养士外,私门也竞相养士,如战国四君子: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魏信陵君魏无忌,他们养士都达千计。 私学兴起 春秋时期,是私学的产生和兴起阶段。据古籍记载,各阶级、阶层的士子聚徒讲学,宣传一定的政治主张,竞相扩大自己的影响,乃成为春秋时期比较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 在文化教育上,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文化的“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格局,出现了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私学勃兴、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的新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摇篮和渊源。 生平及其教育活动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的父亲孔纥(hé)是位“有力如虎”(《左传襄公十年》)的武士,曾做过陬邑的行政长官。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学琴于师襄 问礼于老聘 学官于郯子 问乐于苌弘 问礼老聃 老 子 道可道,非常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治大国若烹小鲜。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孔子大概三十岁以后,学有所成,并从此创办私学,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自己也说“三十而立“(《论语·为政》),一生从未间断,任教四十余年。 其弟子达三千余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关睢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在此期间,孔子还当过鲁国的中都宰(鲁国都城曲阜的行政长官),接着又迁升为司空(主管建筑),后来还当了鲁国的大司寇(主管司法)。由于鲁国国君鲁定公中了齐国的美人计,怠于政事,孔子便不得不离开父母之国,而周游列国。 在陈绝粮 孔子周游列国,栖皇奔走十四年,“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却“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终于在68岁那年(公元前484年)返回了鲁国。 从此,孔子便专心致志从事整理和传授古籍的文化教育工作。 公元前479夏历二月十八日,孔子卒。 《论语》 一般认为,《论语》是在孔子死后,由孔门弟子或再传弟子把孔子平时对他们和时人讲话的记录整理而成。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记载孔子弟子的言行。 《论语》为极其简约的记言体,各篇以首二字题,如“学而”、“为政”等,原无其它意义。 《论语》在古代,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现在,它是我们研究孔子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最可靠、最基本的资料。 二、关于教育的作用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 “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者,民斯为下矣。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有教无类”。 “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的学生,有许多是出身贫贱,如过着箪食瓢饮生活的颜渊,有十年不制衣的曾参,有学稼为圃的樊迟,被称为“贱人”之子的仲弓等。也有贵族出身的司马牛、南宫敬叔等,还有商人出身的子贡。 教育方面这种变化,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和社会基础,打破了西周以前的“学在官府”,有教有类的局面,这对于中国私学的勃兴和“士”阶层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中教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关于教育目的: ——“士”、“君子”、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