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云徽2月查房PPT
临床护理教学查房 六安市中医院急诊科 朱云徽 胰 腺 炎 10床 杨树林 诊断: 1、上消化道出血 2、胰腺炎 胰腺炎的相关理论知识 定义: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所引起的化学性炎症,以急性腹痛、发热伴恶心、呕吐,血与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为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之一。 病因: 一、胆道疾病 :约50%的急性胰腺炎由胆道结石、胆道感染或胆道蛔虫引起,尤其以结石最为常见。 胰腺炎的相关理论知识 病因: 二、胰管梗阻:各种原因如胰管结石或蛔虫、胰管狭窄、肿瘤等引起胰管阻塞,胰液排泄不畅。 三、饮食因素:大量饮酒、暴饮暴食可致胰腺分泌增多,并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剧烈呕吐时十二指肠内压骤增,致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引起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的相关理论知识 三、腹胀:在重型者中由于腹腔内渗出液的刺激和腹膜后出血引起,麻痹性肠梗阻致肠道积气积液引起腹胀。 四、黄疸:约20%的患者于病后1~2天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其原因可能为胆管结石并存,引起胆管阻塞,或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下端或肝功受损出现黄疸,黄疸越重,提示病情越重,预后不良。 胰腺炎的相关理论知识 五、发热:多为中度热:38°~39℃之间,一般3~5天后逐渐下降。但重型者则可持续多日不降,提示胰腺感染或脓肿形成,并出现中毒症状,严重者可体温不升。合并胆管炎时可有寒战、高热。 六、手足抽搐:为血钙降低所致。系进入腹腔的脂肪酶作用,使大网膜、腹膜上的脂肪组织被消化,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者与钙结合为不溶性的脂肪酸钙,因而血清钙下降,如血清钙<1.98mmol/L(8mg%),则提示病情严重,预后差。 胰腺炎的相关理论知识 七、休克:多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由于腹腔、腹膜后大量渗液出血,肠麻痹肠腔内积液,呕吐致体液丧失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另外吸收大量蛋白质分解产物,导致中毒性休克的发生。主要表现烦燥、冷汗、口渴,四肢厥冷,脉细,呼吸浅快、血压下降,尿少。严重者出现紫绀、呼吸困难,谵妄、昏迷、脉快、血压测不到,无尿、BUN>100mg%、肾功衰竭等。 胰腺炎的相关理论知识 八、急性呼吸衰竭: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生进行性呼吸窘迫,过度换气,紫绀,焦急,出汗等,常规氧疗法不能使之缓解。 九、急性肾功能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者23%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80%。其发生原因与低血容量、休克和胰激肽的作用有关。胰酶引起血凝异常,出现高凝状态,产生微循环.障碍,导致肾缺血缺氧。 胰腺炎的相关理论知识 十、循环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可引起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后者可酷似心肌梗塞。 十一、胰性脑病:发生率约5.9%-11.9%,表现为神经精神异常,定向力缺乏,精神混乱,伴有幻想,幻觉,躁狂状态等。常为一过性,可完全恢复正常,也可遗留精神异常。 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理论知识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肝胆胰病变引起的出血。根据失血量大小分为慢性隐性出血,慢性显性出血和急性出血。急性大量出血则危险性大,死亡率占10%左右。上消化道出血是一非常常见的疾病,因此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一)呕血、黑便 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理论知识 呕血黑便是特征性表现,每日出血量5~10ml,粪隐血试验可呈阳性反应,每日出血量50—100ml可出现黑便。胃内积血量200—30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无全身症状。如出血后血液在胃内潴留,因经胃酸作用变成酸性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如出血量多,速度快则常呕新鲜血液。黑便或柏油样便是血红蛋白的铁经腔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 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理论知识 (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消化道失血因失血量过大,出血速度过快,出血不止可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临床上可出现头昏、乏力、心悸、恶心、口渴、出冷汗、黑蒙或昏厥、皮肤灰白、湿冷,进一步四肢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甚至休克,需要积极抢救治疗 (三)贫血:慢性严重消化道出血患者可出现贫血相关临床表现,如疲乏困倦,轻度无力、活动后气促心悸,头昏眼花以及皮肤粘膜、甲床苍白。 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理论知识 (四)氮质血症:可分为肠源性、肾性和肾前性氮质血症,肠源性氮质血症指在大量上消化道出血后,血液蛋白的分解物在肠道被吸收,以致血中氮质升高。 (五)发热:大量出血,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常出血低热,持续数日~一星期,发热原因可能是由于血流量减少、贫血、周围循环衰竭,血分解蛋白的吸收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 病情简介 10床杨树林,女,67岁,因“反复黑便3天,意识不清3小时余”于2012年1月31日,10:30急诊入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