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化内镜活组织检查与病理学检查规范专家共识解读课件PPT
Part II:EMR/ESD 标本的病理学处理 3.按顺序进行组织包埋: 按标本改刀后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组织包埋,180°翻转第1块或最后1块标本的黏膜面,在最终的切片上,可确定标本包埋正确的方向,观察到整个黏膜四周的水平切缘状况。 Part II:EMR/ESD 标本的处理 病理医师的病理报告单中都包括哪些内容?各有什么寓意? Part II:规范化的病理学报告 1.肉眼分型: 参照内镜医师提供的内镜下病变的表现和分型的信息,依据早期癌的内镜分型标准,在EMR/ESD 标本摄片时进行观察,并做出判断。 Part II:规范化的病理学报告 2.组织学分型: 按早期胃肠黏膜上皮肿瘤性病变的组织学类型,对EMR/ESD 标本的病理诊断可分为以下几类情况,无上皮内瘤变、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包括原位癌、可疑浸润癌、黏膜内浸润癌)和黏膜下浸润癌。 Schlemper RJ, Riddell RH, Kato Y, et al. The Vienna classific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epithelial neoplasia. Gut. 2000 Aug;47(2):251-5. Part II:规范化的病理学报告 3.标本切缘状态: 组织标本的电灼性改变是EMR/ESD 标本切缘的标志。 切缘干净是指在切除组织的各个水平或垂直电灼缘均未见到肿瘤细胞。 切缘阴性,但癌灶距切缘较近,应记录癌灶与切缘最近的距离;水平切缘阳性,应记录阳性切缘的块数;垂直切缘阳性,应记录肿瘤细胞所在的部位(固有层或黏膜下层)。 电灼缘的变化会影响对组织结构、细胞及其核的形态的观察,必要时可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帮助判断切缘是否有癌灶残留。 消化内镜活组织检查与病理学检查规范专家共识解读 Introduction 随着胃肠镜、超声镜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各类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的普及,针对各类消化内镜技术的特点,规范地获取和处理标本,才能做出完整、准确且规范的病理学诊断,为此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于2014年7月在厦门组织国内消化内镜专家和病理学专家,讨论并制订了《中国消化内镜活组织检查与病理学检查规范专家共识(草案)》,为消化内镜相关病理学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提供临床指导。 Outline 消化道粘膜活检标本 EMR/ESD标本 超声内镜穿刺标本 ERCP胆胰管标本 Part I:粘膜活检 消化内镜医师行内镜检查过程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取活组织检查?怎么取? 定位性活检 I 为明确病变的性质、分布范围及程度,应在胃肠道黏膜多个固定的部位进行活检。 疑为Barrett食管者,应在食管下段黏膜根据内镜所见的病变范围或疑似伴有异型增生的区域进行活检; 检测H.pylori 感染,应在胃窦小弯侧距幽门5cm(邻近胃角处)或胃窦大弯侧正对胃角处活检取材1~2块,进行尿素酶试验或组织病理学诊断; 定位性活检 I 为明确病变的性质、分布范围及程度,应在胃肠道黏膜多个固定的部位进行活检。 疑为萎缩性胃炎者,应在胃角、胃窦距幽门2~3cm的大弯侧和小弯侧,胃体距贲门8cm的大弯侧和小弯侧(胃体中部大小弯),共取材5块进行活检; 定位性活检 II 为明确病变的性质、分布范围及程度,应在胃肠道黏膜多个固定的部位进行活检。 疑为自身免疫性胃炎者,应在胃体、胃底,内镜表现为糜烂、溃疡、结节、息肉、肿块等病变处多部位活检; 疑为乳糜泻者,应在十二指肠球部和远端十二指肠取活检组织4~6块; 为显微镜下结肠炎者,应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各活检取材至少2块; ASGE Standards of Practice Committee, Sharaf RN, Shergill AK, Odze RD, et al. Endoscopic mucosal tissue sampling. Gastrointest Endosc. 2013 Aug;78(2):216-24. 定位性活检 III 为明确病变的性质、分布范围及程度,应在胃肠道黏膜多个固定的部位进行活检。 疑为IBD者,初次诊断考虑为CD时,应至少在5个部位进行活检,其中应包括回肠末端、直肠,每个部位活检取材2 块以上; 如内镜表现为左半结肠和直肠的疑似UC的病变,活检的部位和数量可适当减少; 内镜表现疑似异型增生的病灶均需活检,也可进一步行染色、放大内镜观察后,针对最可疑的部位进行活检。 Part I:粘膜活检 消化内镜医师与病理医师之间如何交接? Part I:如何交接 内镜医师应向病理医师准确地提供送检标本的部位、数量、内镜所见和简要病史等情况。 不同部位的标本必须分瓶保存,详细标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及标本部位、数量等信息; 内镜医师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