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PPT
(二)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针刺伤的处理: 刺伤 →挤压 →冲洗 →消毒 →包扎 →上报 → 登记 针刺伤的处理 发生针刺伤 尽快挤出血液 肥皂水或清水冲洗 伤口用70%酒精涂抹消毒 包扎伤口 被暴露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报告护士长、护理部 医院感染科 按医院感染科地指导进一步处理 如确定暴露级别、指导预防性用药等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2015.06.28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工作中的危险因素 安全防护措施 主要内容 消毒供应中心性质 承担各临床科室可重复使用物品、器械及器具 清洗包装灭菌及无菌物品的供应。,是保证医疗 、护理工作顺利进行、防止医源性院内感染的 重要部门。 消毒供应中心性质 消毒供应中心的特殊性: 是发放无菌物品的场所,也是污染物品的回收场所。 认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化学因素 ( 三)物理因素 (四)个人因素 (一)生物因素 哪一方面容易引起生物因素损害 1.回收清点 2.刷洗 3.割伤、针刺伤 4.气溶胶 (一)生物因素 1.回收清点各种未经过任何处理,带有血液、脓液和其他污物的器械。 2.这些器械可能用于艾滋病、乙肝或其他传染病患者。 3.每天刷洗的器械都是被污染的,有溅到皮肤或眼睛里的机率,导致黏膜职业暴露。 (一)生物因素 4.有资料表明,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已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患者用后的针头刺伤,其发生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分别是30%、1.6%、0.3%。 5.清洗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导致部分致病菌扩散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造成回收洗涤区环境和空气的污染。 (二)化学因素 1.含氯消毒剂 2.环氧乙烷 3.过氧化氢 (二)化学因素 1.含氯消毒剂 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高浓度、接触时间长,能破坏皮肤脂质层,引起呼吸道深部病变,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与腐蚀作用,溅入眼内可导致烧伤。 (二)化学因素 2.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液体易燃、易爆,且对人体有毒。如接触皮肤可引起刺痛、冷感、红肿、皮炎、水疱、血疱、甚至烧伤。 吸入环氧乙烷气体可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肺水肿。 (二)化学因素 3.过氧化氢 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毒,对皮肤有一定的侵蚀作用,产生灼烧感和针刺般疼痛 (三)物理因素 1.热源损伤 (烫伤或烧伤) 2.爆炸损伤 3.电击损伤 4.紫外线辐射损伤 5.噪声 (三)物理因素 1.热源损伤 (烫伤或烧伤): 如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烘烤、煮沸、蒸馏水的制作过程中,均可由高温、高压、蒸汽、烘烤等意外引起烫伤或烧伤。 2.爆炸损伤 压力容器使用不当、空气中环氧乙烷浓度达到 3%时易引起容器爆炸 (三)物理因素 3.紫外线灯直接照射可引起皮肤过敏、电光性眼炎、黏膜炎性反应等。 4.常规操作中,接触大量电器、插头、插座,有可能导致漏电、触电等现象发生。 (三)物理因素 5.超声清洗机、高压蒸汽消毒锅工作时、预真空灭菌器、排风扇、烘干机等,不同程度地产生噪声,噪声常接近90分贝。易引起工作人员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头疼和听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等现象。 (三)物理因素 6.房屋空气闭塞可引起工作人员头晕、眼花、心慌、耳鸣、情绪焦虑、听觉迟钝、血压升高、疲劳等。 7.潮湿可引起风湿性疾病。 (四)个人因素 1.心理原因 2.体力操作 工作中因过度疲劳、紧张等工作压力过大可能 造成心理损害。 (四)个人因素 3.当人力搬运货物、装载、推车时,如果姿势不正确或负荷超重会引起扭伤、拉伤等。 4.在清洗、包装物品时,长时间站立操作,取强迫体位容易使人疲劳,极易发生颈椎病、腰椎劳损、下肢静脉曲张等。 二、安全防护措施 1.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2.化学性危险因素的防护? 3.物理性危险因素的防护 4.个人因素的防护 安全防护教育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消毒的重要部门,也是目前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每位护士都要不断更新知识,把好各个工作环节的质量关,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改进操作水平,推进医院发展。在防止仪器与器械受损害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以免因工作原因而致个人伤害。 (一)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1.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2.防止微生物的有效屏障 3.戴手套 4.洗手 5.职业暴露的处理 (二)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防止针刺伤 分类时细致、认真,将缝合针、刀片、锐器逐一挑出 锐器单独处理 (二)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防止针刺伤 工作结束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