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9章 损伤病人的护理PPT.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 损伤病人的护理PPT

体液渗出既是烧伤休克的主要发病原因,也是机体烧伤后的主要病理性变化。 对体液渗出尚无有效的对抗治疗方法,故及时正确地补液是防治休克的有效措施。 烧伤补液的公式有许多,大致可分为纯晶体液公式和晶胶体液公式两种,我国使用的是后者 常用的胶体液包括血浆、白蛋白、全血和血浆代用品等。血浆来源相对困难,价格亦较贵,虽经检疫,仍未能完全杜绝传染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故各种血浆代用品(中、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血定安等)普遍在临床应用。右旋糖酐提高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尿量等作用较血 中、重度烧伤病人补液时,胶体与电解质液的比例为0.5:1,特重烧伤则为0.75∶0.75。可书中的例题却展示:一烧伤面积60%、体重50kg病人,第1个24h补液总量为60×50×1.5+2000=6500ml。其中胶体为60×50×0.5=1500ml;电解质液为60×50×1=3000ml;水分为2000ml。第2个24h,胶体减半为750ml,电解质液减半为1500ml,水分仍为2000ml。 我认为此例题的补液方案与前面的补液原则有所出入。第一,该病例并没有标明病人的烧伤深度。一般来说,Ⅰ°烧伤创面不作为补液的依据,对浅度烧伤和深度烧伤所采取的治疗措施截然不同,所以案例中应明确烧伤深度。第二,本病例既然把创面作为补液的依据,其创面应视为Ⅱ°、Ⅲ°烧伤。烧伤面积达到60%属于特重烧伤病人,应按广泛性深度烧伤方案进行补液,即第1个24h胶体∶电解质液为0.75∶0.75,胶体=电解质液量=60×50×0.75=2250(ml),水分为2000(ml)。第2个24h,胶体=电解质液量=1125ml,水分仍为2000ml。增加胶体量可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创面组织液的渗出,促进水肿吸收,从而减缓血容量的减少,有利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达到防治休克的目地。因此,这种补液方案更适合于特重病人。 中、重度烧伤病人补液时,胶体与电解质液的比例为0.5:1,特重烧伤则为0.75∶0.75。可书中的例题却展示:一烧伤面积60%、体重50kg病人,第1个24h补液总量为60×50×1.5+2000=6500ml。其中胶体为60×50×0.5=1500ml;电解质液为60×50×1=3000ml;水分为2000ml。第2个24h,胶体减半为750ml,电解质液减半为1500ml,水分仍为2000ml。 我认为此例题的补液方案与前面的补液原则有所出入。第一,该病例并没有标明病人的烧伤深度。一般来说,Ⅰ°烧伤创面不作为补液的依据,对浅度烧伤和深度烧伤所采取的治疗措施截然不同,所以案例中应明确烧伤深度。第二,本病例既然把创面作为补液的依据,其创面应视为Ⅱ°、Ⅲ°烧伤。烧伤面积达到60%属于特重烧伤病人,应按广泛性深度烧伤方案进行补液,即第1个24h胶体∶电解质液为0.75∶0.75,胶体=电解质液量=60×50×0.75=2250(ml),水分为2000(ml)。第2个24h,胶体=电解质液量=1125ml,水分仍为2000ml。增加胶体量可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创面组织液的渗出,促进水肿吸收,从而减缓血容量的减少,有利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达到防治休克的目地。因此,这种补液方案更适合于特重病人。 采用该公式的补液量给病人补时,多发现存在补液量不够的问题,尤其是在早期未输入足够胶体液的病人,休克期过渡不平稳。 经过研究发现上述公式计算出的补液量更适合于实际病人的补液量需求 在基层医院或特殊情况下,难以获得血浆和全血,而特重度烧伤又必需就近抢救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习用公式进行了改进———称改进公式   早期消灭创面是防治感染的关键,六十年代中期,我国对深度烧伤(深Ⅱ度、Ⅲ度)创面的处理由原来自然脱痂后植皮,改为局部应用以磺胺嘧啶银为代表的抗菌药物,尽早分期切(削)痂植皮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使感染死亡率明显下降。   七十年代中期,北京积水潭医院提出了对电接触烧伤采取了早期清创,应用血管移植或皮瓣、肌皮瓣移植,以重建受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及时覆盖创面,使多数肢体免于截肢并保留一定功能。此方法是电接触烧伤治疗的一大进展,目前已被全国广泛应用。   近十几年来,真菌性、厌氧菌性感染发生率增加;医院内耐药菌株比例上升。治疗上除坚持及时液体复苏、早期正确处理创面、全身支持抗感染的综合疗法外,八十年代起,又开展了高价免疫血浆、细菌菌体蛋白、类毒素混合疫菌、免疫核糖核酸等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可喜成绩。 消除致伤原因:立即脱掉燃烧的衣服,也可迅速卧倒自行滚动压灭火焰,切勿奔跑、喊叫和用双手扑打火焰。 热液烫伤:置于冷水中浸泡20分钟 被强酸、强碱或其他化学品烧伤者:应立即拖去衣服,用大量流动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