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国外学前游戏理论派系.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国外学前游戏理论派系

游戏在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的发展 发展阶段 类型 性质 实例 高峰期 2-4岁 象征性的投射 1、把象征性图式扩展到新的对象上 2、把模仿性图式扩展到新的对象上,假装模仿其它人或物的活动 1、对他的小狗说“哭、哭”,发出哭的声音。接下来的几天里,让他的小熊、鸭子、帽子哭。 2、假装打电话,然后让他的娃娃打电话;用各种东西来打电话,例如,用一片树叶代替电话听筒。拿着报纸,嘴里念念有词。 象征性的认同 1、以一物代替另一物 2、假装自己是其它人或物 1、捡起玩具起子,说“牙刷”并做出刷牙的动作 2、趴在地上,慢慢地爬进房间,嘴里发出“喵喵”的叫声。 象征性的联合 1、简单的联合 2、补偿性的联合 3、清算性的联合 4、预期性的象征性联合 1、把枕头叫做“阿里”,阿里是丈夫,正在照看幼儿 2、大人禁止玩水。她走到水池边假装舀水,说“我舀了一杯水” 3、大人哄他吃药,不肯吃。过后,让玩具动物吃药 4、以娃娃会晒黑为由拒绝父亲散步的提议 下降期 4-7岁 集体的象征 1、象征的联合变得连贯而有秩序 2、逼真准确地模仿现实 3、角色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一人扮演多个角色 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 转变期 7-12岁 规则游戏 启示与评价 (一)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 1、开拓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 2、强调游戏对于儿童情感发展的重要价值。 3、引发一系列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关系的研究。 4、引领学前教育实践走向游戏与认知发展的融合。 5、冲击了传统的游戏与学习相对立的观点 (二)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局限性 1、否认游戏是独立的活动形式,认为游戏只是认知活动的衍生物。 2、只强调认知发展对游戏的制约作用,忽视游戏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 3、忽视了儿童的社会生活,忽视人的作用和影响。 四、前苏联的活动游戏理论 低级心理机能:感知觉、记忆等 高级心理机能:语言、思维等 1.随意、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如随意注意 2.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 3.实现的过程的结构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 4.源于社会,是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 5.是在人际交往中,掌握精神工具而产生和发展 的,不是人自身固有的。 游戏是一种社会反映性活动(从主题和内容中反映) 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通过语言实现)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游戏是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 经典游戏理论 * 名称 倡导者 主要观点 剩余精力说 席勒/斯宾塞 生存需要满足之后的剩余精力的消耗 松驰说 拉察鲁斯/帕特里克 恢复在工作中消耗的精力并获得放松与休息 生活预备说 格鲁斯 为未来成人生活做准备 复演说 霍尔 复演种族进化的历史阶段 生长说 阿普利登/奇尔摩 游戏是生长的结果,是机体联系技能的手段 成熟说 博伊千介克 幼稚动力的一般特点,一般欲望的表现 经典游戏理论的评价 经典游戏理论的贡献 1、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严肃地思考并解释了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为游戏“正名”。 2、从儿童生活的不同侧面对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进行解释; 3、从人的一般本性和共性角度对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进行解释。 经典游戏理论的局限性 1、受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从本能的生物性角度解释游戏,关注人类特性,不是个体特点。 2、以工作作为游戏的对立面解释游戏,总体有些消极。 3、主要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科学的实验基础 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理论观点: 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原始冲动和欲望,而人的原始冲动和欲望在人类社会中是受到压抑不能随意直接表现出来的,这种压抑如果找不到一条出路便会导致精神分裂。游戏便是解决内在心理矛盾和冲突的途径。 代表人物:佛洛依德、埃里克森、帕勒和蒙尼格 (一)弗洛伊德的游戏观点 理论基础 人格理论 本我:本能欲望 超我:社会规范 自我: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 观点 (1)儿童的行为更多地受本我的支配,活动主要 受“快乐原则”驱使 (2)成人总是以社会准则去要求儿童,控制儿童——儿童在现实中受挫 (3)游戏是协调本我和超我矛盾的中介 游戏的调节机制 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wish fulfillment) 学妈妈烧饭、学爸爸开汽车、学医生给病人看病 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mastery of traumatic events) 重复痛苦经历——“强迫重复”现象 如给娃娃打针 游戏的发展 发展结果: 以更高级的形式取代儿童的游戏——成人游戏 打趣、玩笑、幽默、创造性艺术体育活动 儿童游戏 对立面 现实 成人游戏 对立面 工作 真实吗? 严肃吗? (二)埃里克森的游戏观点 游戏是一种自我的机能 游戏是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