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获得性双侧太田痣样斑
获得性双侧太田痣样斑 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王金良 汪新义 杜东红 综述 概述 获得性双侧太田痣样斑(acquired bilateral nevus of Ota-like macules, ABNOMs)由Hori [1]在1984年首次报道,故又称Hori 氏痣(nevus of Hori) 。另外,本病还被称为颧部褐青色痣(nevus fusco-caeruleus zygomaticus)。多见于20岁以后的女性,在双颧颊部出现成簇的灰褐色、灰蓝色斑疹。虽然发病率较高,但往往被误认为黄褐斑、太田痣等。一般脱色药物无效,皮肤磨削术和QS激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流行病学 据台湾学者Sun[2]调查,本病发病率约为0.8%,多见于20岁以上的女性,男女之比为1:6,白种人很少发病。在日本,本病占美容皮肤病的7.5%。 Lam[3] 报道32例患ABNOMs 的中国妇女均患病于20岁以后,绝大部分发生在接近30岁时。泰国学者Kunachak 报道了140例,均为女性,平均发病年龄25岁,大部分在20岁以后发病。 病因和发病机理 尚不明确。Hori[4] 认为可能是表皮或毛囊壁的黑色素细胞迁移至真皮,或者是因为某些因素激活了原来即存在于真皮的潜伏的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而发病,这些激活因素可能是真皮的炎症、紫外线、雌激素。由于本病男女发病比例悬殊、妊娠时可能发病或使原来的皮疹加重,所以认为雌激素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遗传可能也是发病因素之一。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颧部成簇的的色素斑疹,斑的直径为1-3mm,成灰褐色、灰蓝色或深褐色。双侧对称分布,不累及粘膜。除颧部外,还可能累及颞部、鼻根部、鼻翼、眼睑、前额。皮疹随年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日光照射、妊娠可使病情加重。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Kunachak [5]报道320例ABNOMs皮损分布如下: 仅累及颧部 300例 颧部+颞部 8例 颧部+鼻翼+鼻根 7例 颧部+颞部+鼻翼+鼻根+前额 5例 病理变化 真皮乳头层和网状浅层散在的色素细胞,本病色素细胞所在位置比太田痣表浅,所以皮肤磨削术可取得很好的疗效。有的学者[6]发现本病表皮变薄,基底层色素增加,并认为病例上这种差异可以解释为什么本病在激光治疗后比太田痣更易出现色素沉着。 病理变化 鉴别诊断 太田痣:发病较早,一般为单侧,皮损多呈褐色、青灰、蓝、或紫色斑片,分布于三叉神经第一、二支,往往伴有粘膜受累(巩膜、结合膜、鼻腔及口腔)。少数双侧分布的太田痣几乎总是有粘膜受累。而ABNOMs发病晚,双侧对称分布,皮损为成簇分布的点状灰褐色、灰蓝色或深褐色斑疹,从不累及粘膜。在病理上,太田痣的色素细胞散在分布于整个真皮全层,而ABNOMs色素细胞仅存在于真皮浅层。 鉴别诊断 黄褐斑:为淡褐色斑片,对称分布于额、眉、颊、鼻、及上唇等部位皮损色素程度较为一致,病理上表现为表皮色素沉着,真皮内仅有色素颗粒或嗜色素细胞。 治疗 由于本病主要病理变化为真皮内存在病理性的色素细胞,所以一般脱色药物如:氢醌、维甲酸等治疗无效,但可配合其它治疗措施,预防炎症后色素沉着。 ??冷冻治疗????? Hori [4]于1988年首先报道用冷冻治疗本病,但容易留疤及色素脱失,不易被病人接受。 ??皮肤磨削术?????????? 1996年,Kunachak[5]等用皮肤磨削术治疗320例病人,310例(97%)完全消退,其余的10人(3%)仅有少量色素残留(5%),随访1-7年无复发,副作用是色素沉着和红斑。 QS激光 基于选择性激光分解理论的Q开关激光可有效地治疗太田痣,许多专家使用这类激光治疗ABNOM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QS激光 1999年Kunachak[7]采用Qs 红宝石激光(波长694nm,脉宽25ns,能量密度7-10J/cm2,光斑直径2-5mm,)治疗140例ABNOMs患者,治疗间隔时间1-6周平均2.2周,治疗次数1-6次,平均2.3次,结果所有病人色素消退80- 98%。有10例出现术后色素沉着,5例(3.6%)出现可逆性色素减退斑,3例(2.1%)为持久性色素减退斑。 QS激光 Lam 采用755nm 的Qs 翠绿宝石激光治疗,能量密度为8J/cm2,光斑直径3mm,治疗间隔时间平均为33天,经2-11次,平均7次治疗, 80%的病人取得大于50%色素消退,其中28%的患者痊愈,大部分出现一过性色素沉着,部分病人出现色素减退。2000年 QS激光 Kunachak[8] 报道了用Q-开关 Nd:YAG 激光治疗70例病人,除2例病人失访外,其余68例经2至5次(平均2.8次)治疗均获治愈,他采用的能量密度为8-10 J/cm2,光斑直径为2 或4mm,经3-4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色彩构成课程教案第四章教案.doc
- 艺术与创意创造全新品牌价值0910.ppt
- 艺术学概论06艺术鉴赏.ppt
- 艺术品投资理财产品的基本设计思路.doc
- 艺术培训机构的赢利模式.ppt
- 艺术概论+第十一章艺术作品.ppt
- 色彩构成—原理.ppt
- 艺术超市项目投资计划书.doc
- 艺术的表现方法.ppt
- 艺术院校毕业设计心得.doc
- 产品质量信用等级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 茶叶中戊硝酚、消螨酚、毒菌酚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pdf
- 岔口驿马性能测定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 测控一体化闸门用超声波测箱系统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pdf
- 场址最大可信地震动评估导则-随机有限断层法(征求意见稿).pdf
- 城镇供水管网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pdf
- 茶酒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尿素水溶液(AUS 32)快速检测 近红外光谱法(征求意见稿).pdf
- 产品质量鉴定组织单位推荐备案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 草莓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