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在商品世界中的真正所指及其意义.doc

异化在商品世界中的真正所指及其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异化在商品世界中的真正所指及其意义

异化在商品世界中的真正所指及其意义 * 赵庆元 孟亚明 (赵庆元:石家庄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石家庄 050031) (孟亚明:石家庄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苏州大学博士生 石家庄 050031) 摘要:由于受带有鲜明现代人本主义色彩的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深度浸染,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在 商品世界中的真正所指问题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通过回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语境的分析, 作者认为,马克思异化概念在商品世界中的真正所指是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这一指认 对于修复被肢解与割裂了的马克思思想的历史发展,还原“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思想的“艺 术的整体”,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人本主义 异化 价值规律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0730(2010)05- 0061- 08 自从 1932 年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 稿》公开发表以来,异化问题就一直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被人本 主义马克思主义所释读的历史际遇,马克思主义 哲学研究中的异化问题始终都是一个在人本主义 哲学框架中被规定的问题,而其由马克思政治经 济学理论语境所规定的在商品世界中的真正所指 问题却基本上淡出了人们研究的视野,以至于人 们基本上是在根本不知其究竟称指何物的情况下 论说异化现象的实质蕴涵的。这种状况自然不可 能祈望获得对异化问题的正确理解。基于这种考 量,本文试图通过回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 语境,揭示其在商品世界中的真正所指,还原其作 为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现象的本来面目。 在马克思理论思维的视域之中,但我们对于马克 思异化理论的关注和认识主要还是通过卢卡奇的 物化理论来实现的,而卢卡奇基于商品拜物教对 物化现象本质特征的定义性说明,以及依据这种 定义性说明对物化现象在主观与客观方面具体表 现形式的论述,也使我们很容易在卢卡奇的物化 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之间做直接的指认。但 是,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卢卡奇物化理论 的既定批判对象却并不是直接出现在“商品及其 在市场上运动的世界”中并以商品拜物教为对象 性形式的物化现??,而是伴随着从手工业经过协 作、手工工场到机器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其合 理性的生产过程。[1]因为在卢卡奇的理解中,商品 拜物教及其物化现象的形成依赖于由商品形式的 普遍性而在主观和客观方面所制约的对象化的人 类劳动的抽象,而人类劳动的抽象化和商品形式 的普遍化又是与既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产物、又 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的分工的劳动直接相关 的。因此,要分析物化的特有现象就必须深入到严 一 虽然早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异 化就曾经作为资本主义批判逻辑的主题论旨出现 61 格遵循“根据计算、即可计算性来加以调节的合理 化原则”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揭示其由于合理 性的不断加强而导致的生产过程在主体和客体方 面所发生的决定性变化。但是,如果以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为 参照我们就会发现,卢卡奇对于生产过程的分析 越是深入,他的物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之 间的异质性距离就越是遥远,因为尽管在以后归 源于“人类发展的本质”的分析中,马克思越来越 自觉地从分工的角度分析异化现象的生成,但似 乎从来也没有将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分工本身直接 指认为异化,而且是那种决定其他一切形式异化 的最深层次的异化。因此,正如有论者所明确指出 的,尽管来自于对马克思成熟时期政治经济学著 作的精深解读,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却并不直接就 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2] 如果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理 论的根本异质性在于其对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直 接物化指认,那么问题的关键就也许是:为什么卢 卡奇会将对物化现象的以商品拜物教为起点的分 析延展到以分工为基础的直接生产过程。在这个 问题上,人们一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卢卡奇 物化理论重要理论资源的马克斯·韦伯的工具理 性思想的深刻影响,因为正是韦伯的工具理性思 想从工业进程客观要求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生产 进程的形式合理性,触及了生产过程中作为主体 的人被量化为客观要素以便具有可操作性的问 题。但是一方面,正如张一兵所指出的,与卢卡奇 对待工具理性的激愤态度相反,韦伯对待工具理 性的态度恰恰是非批判和肯定性的;另一方面,卢 卡奇物化理论在对生产进程形式合理性的批判中 所表现出来的鲜明人本主义色彩也不能从韦伯的 思想中得到说明,因为这种人本主义色彩在韦伯 的工具理性话语中是基本不存在的。由此可见,如 果我们要求寻得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就不能将思 维的视角仅仅局限于马克斯·韦伯工具理性思想 的狭隘视域。 众所周知,恩格斯去世之后,以考茨基为代表 的第二国际理论家逐渐地将他们教条式理解的马 克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