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整体设计
《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整体设计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梁颖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教师梁颖,今天向各位介绍《旅游服务礼仪》课程的有关情况。
我院《旅游服务礼仪》课程自2004年开设以来,经过一系列尝试性的改革,于2009年5月被湖北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并于2010年4月申报了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成为专业改革的突破口,我们的研究成果《旅游管理专业“235”多维构架式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在2009年4月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旅游管理专业三融合四配套“S”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于2009年12月获省级科研课题立项。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本课程进行整体介绍:
一、课程设置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设计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五、特色与创新
首先介绍第一部分:课程设置
众所周知,旅游业从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服务”的英文单词是service,国际上将其注解如下:
S—smile,微笑迎客,这是国际通用的欢迎语言。
E—eye,眼神交流,及时发现客人的困难。
R—ready,时刻准备,随时以最佳状态静候客人光临,时刻准备为客人提供服务。
V—viewing,敏锐观察,关注并及时发现客人的需求,争取在第一时间内为客人提供有效服务。
I—inviting,吸引客人,提供令人愉悦的产品。
C—creating,创新精神,因人、因地制宜,提供个性化服务。
E—excellent,优质服务,要求有一流的员工、一流的服务。
因此,为满足不同客人的不同需求,旅游从业人员要在仪容仪表、态度、语言、服务行为等各方面保持最佳的状态。《旅游服务礼仪》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帮助学生进入最佳职业状态。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1.课程定位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面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服务于旅游行业,适应导游、接待、计调与外联、旅游产品销售、旅游项目策划、旅游咨询师、旅游饭店服务与管理、旅游会展服务与管理等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胜任旅游服务与管理岗位的专门人才。
我们与企业合作开发了14门专业课程,涉及职业素养学习领域、职业技能学习领域和职业拓展学习领域。《旅游服务礼仪》开设于第二学期,总共72学时,4学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非常关键的承上启下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职业技能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是一门理实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
作为一门重要的职业素养课程,《旅游服务礼仪》对于培养学生礼仪素养,唤醒学生礼仪意识,陶冶学生职业情操,增强学生职业情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能够帮助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提升综合职业素养。
2.课程目标
本课程力求实现四级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传授必需够用的礼仪规范,增其知识;
= 1 \* GB3 ①了解个人礼仪知识;
= 2 \* GB3 ②熟知社会交往礼仪准则;
= 3 \* GB3 ③掌握旅游岗位服务礼仪规范。
第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礼仪服务技巧,强其技能;
= 1 \* GB3 ①会扬长避短塑造个人形象;
= 2 \* GB3 ②能进行有效沟通、优化人际关系;
= 3 \* GB3 ③能完成导游、餐饮服务、客房服务、会展服务等典型岗位工作任务。
第三,素质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助其“入行”;
= 1 \* GB3 ①具备良好的礼仪风范;
= 2 \* GB3 ②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 3 \* GB3 ③具备出色的岗位素养。
第四,职业目标——增强学生职业情感,帮其“入职”。
= 1 \* GB3 ①胜任旅游服务工作岗位;
= 2 \* GB3 ②热爱旅游服务行业;
= 3 \* GB3 ③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3.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我们本着“四化”理念进行课程设计,即“教学角色明晰化,教学做评一体化,课程考核过程化,效果评价开放化”。
其一,促进教学主、客体地位的转换,实现教学角色明晰化。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地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从而实现“学”和“教”高度统一、“能”和“知”完美结合、“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并行不悖。
行业企业专家是教学纽带,他们充分利用实战经验和企业人脉,一方面对课程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鉴定,另一方面酌情承担实训教学任务,使学生“入学即入职,上课即上岗”,帮其实现“零等待”、“零过渡”。
其二,融教室和企业为一体,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
首先,构建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购置必需的教学实训设备,室内布局、设备摆放、周边环境等均体现职业特色。
其次,进行一体化教室的开发,将专业教室建设成为融讲解、实训、实验、考核等于一体,能承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教室。
再次,引进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氛围,营造企业岗位化工作环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