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楚雄南华大龙塘金矿控矿因素新知
楚雄南华大龙塘金矿控矿因素新知何云,杨丽兰,周红升(云南地矿博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200)摘要:“大龙塘式”金矿模式地位于红河断裂以西的哀牢山造山带的后陆盆地,山麓河流相含Au、Ag等成矿元素及自然金磨拉石沉积建造,燕山期NW向断裂控矿,为层控砂砾岩地下水中低温热液改造型金矿。关键词:控矿因素;成矿规律;找矿远景;大龙塘金矿;云南南华中图分类号:P618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885(2008)042448207大龙塘金矿位于云南省楚雄州西南、礼社江西岸,南华县马街镇大路边村一带,云南地矿局物化探大队1988年开展1∶20万巍山幅区域化探测量时发现。之后,按微粒型金矿矿床类型开展地质工作,但评价结果不佳,致使该项目半途中止。1999年,云南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物化探分队在区内弥渡县官地山~双柏县鄂嘉街一带开展1∶5万土壤化探扫面,进一步圈定大龙塘金异常,后经再次踏勘,在蚀变明显地段,采用大规格取样法,对筛上、筛下物一起进行破碎、缩分后分析,获得了惊人的结果,单金样品位最高达100g/t多。为此,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公司2003年~2004年对该区进行重新评价,矿床规模达中小型,于2005年采用“重选”工艺建设并投入试生产。由于选矿回收率低,仅014%~10%左右,矿山面临停产关闭状态。为解决勘查成果较好与选矿回收率很低的矛盾,经过深入细致分析,发现该矿区实为自然金与微粒金共存的二元体,为层控砂砾岩地下水中低温热液改造型金矿。基于这一认识,对矿区进行补充勘查,扩大矿床规模。采用“重选+全泥炭浆氰化法”选矿工艺,回收率得到很好提升。近几年,借鉴对该矿床成矿规律的评价研究,在矿区北西部外围同一成矿带,先后找到多个金矿,显示了该区具备较好找矿远景。1矿床地质111地层3矿区出露地层为那状岩组(P1n)、帽盒山岩组(P2m)、云南驿组三段(T3y)、三营组(N2s)及第四系,大致由西向东、由老至新依次呈NW向展布。含矿层为三营组第二段、23第三段(N2s、N2s)(图1),分布于矿区中部,NW向展布,周边被断层围限,呈“楔收稿日期:2007205215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何云(1969~),男,云南曲靖市人,地质工程师,长期从事矿产地质勘查工作4期何云等:楚雄南华大龙塘金矿控矿因素新知449状”出露地表。按岩性组合、沉积相、接触关系等,可分为三个岩性段,从下至上:1上新统三营组第一段(N2s):黄灰~灰黑色薄~中层状泥岩、含炭泥岩、钙质页岩。上部为厚0~20余米的炭质泥岩夹透镜状粉细砂岩、石英砂质砾岩,局部夹断续条带状3劣质煤。横向变化较大,不整合超覆于云南驿组三段(T3y)、帽盒山岩组(P2m)、那状岩组(P1n)等地层之上。厚度大于70米。2第二段(N2s):黄灰~灰白色中层状含砾砂岩、砾岩、含砾石英粉砂岩、同生石英角砾岩,局部夹粉砂质泥岩。上部为一层厚约20余米的含砾石英粉砂岩,砾石成熟度较高,分选性较好,是划分与上覆地层接触界限的标志层。厚度大于11016米。夹少量石英片岩转块。厚度大于65124米。3第三段(N2s):灰黄色含砾砂岩、砂砾岩、含砾石英粉砂岩,底部为一层厚约3米~5米灰白~乳白色粉砂质泥岩。上述层序整体表现为一套内陆山麓河流相碎屑岩沉积组合,自下而上为河漫沼泽和滨湖—河流相(图2),总厚大于239115m,垂向上由二个粒度从细变粗的韵律组成。纵横方向变化大,不稳定,上段岩石成熟度低,多为半固结。反映出沉积水体靠近陆缘区、时代较新的特点,相当于云南洱源三营组层型剖面中上部层位。112含矿构造矿区位于依皮堵复背斜西翼。因受边缘大断裂多期水平挤压,处于造山带边缘的盆地内岩石产生不同程度的层间弯滑、搓碎等现象,矿区整体为被次级褶皱复杂了的NW向单斜层。不同期次、不同级序断裂发育,表现为NW向压扭、张性及近NW向剪性走滑脆性断裂。褶皱不甚显著。大龙塘小型向斜:矿区中部主要控矿构造。轴向150°~330°,轴线长约1100m,枢纽波状起伏。轴面稍向SW倾斜,倾角约70°;两翼倾角10°~40°,西翼较东翼缓。核部出露233N2s、N2s,两翼分布T3y及P2m。核部被纵向断层F5、F6破坏,北西端仰起,向SE端倾没,呈一近于对称宽缓短轴破向斜。强变形带:由盆地边缘F5、F6、F9三条逆断层围限,NW向展布,中部被次级断层F12、F13、F14、F15等切割,迹线长大于1500m。断面产状210°~250°∠50°~70°。带内主要为三营组地层,带外为二叠系帽盒山岩组、三叠系云南驿组,地层断距20m~100m,带宽50m~450m。NW端收敛,SE端散开。由蚀变强烈的脆性构造角砾岩组成,向SW微凸的NW向弧形帚状构造。该带为红河大断裂派生、同向的次一级构造,除构成矿区NW、NE金成矿边界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