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外倾角与前束值的合理匹配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外倾角与前束值的合理匹配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5060.2012.01.007 汽车外倾角与前束值的合理匹配研究 马 骏, 钱立军 (合肥工业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摘 要:汽车前轮外倾角与前束值是前轮定位中2 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文章基于前轮侧滑机理,综合考 虑 轮 胎特性和车辆结构参数,对外倾角与前束值之间合理匹配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研究,并推导出计算公 式;参照标准要求,通过试验的方法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为汽车开发过程中外倾角与前束 值 的 合 理 匹 配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外倾角;前束值;轮胎;磨损 中图分类号:U4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60(2012)01-0025-04 Researchonoptimum matchingofvehicle’scamberandtoe-in MAJun, QIAN Li-jun (SchoolofMachineryandAutomobileEngineering,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Hefei230009,China) Abstract:Thecamberandtoe-inarethetwoimportantparametersofvehicle’sfrontwheelalignment. Basedonthemechanismoffrontwheelsideslipandconsideringthepropertiesoftiresandthestruc- turalparametersofvehicle,aresearchontheoptimum matchingbetweenthecamberandthetoe-inis made,andanew matchingformulaisdeveloped.BasedontheGB7258-2004criterion,thecorrectness oftheformulaisverifiedbytests.Thepresentedstudyprovidesareferenceforthefuturedesignof optimum matchingofvehicle’scamberandtoe-in. Keywords:camber;toe-in;tire;abrasion 汽车前轮外倾角与前束值是前轮定位中2 个 非常重要的参数。 目前,大部分文献资料认为前 束值的设定是用来平衡和协调外倾角,以便克服 由车轮外倾角带来的不 利 影响[1-10]。 关 于 外 倾 角和前束值的匹配关系许多学者已经做过广泛深 入的研究。 文献[3,9-10]分析了前轮在外倾和 前束共同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几何关系,推导出了 外倾角和前束值的匹配公式。 文献[8]在假设外 倾和前束产生的侧向力相互抵消的前提下,推导 出了外倾角和前束值的匹配公式。 外倾角和前束 值不合理的匹配,将会增加汽车前轮侧滑量。 前 轮侧滑量过大会使汽车的行驶阻力增加,对汽车 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制动性能均有不利影响。 前轮侧滑量与轮胎使用寿命呈降幂函数关系,其 值增大将使轮胎磨损加剧,同时还会引起偏磨,导 致轮胎使用寿命下降。 合理的前轮外倾角和前束 值匹配可以平衡前轮所受的侧向力;保证汽车的 操纵和行驶的稳定性;避免轮胎横向滑移的产生, 减少由此引起的轮胎磨耗[4-6]。 本文通过分析前轮运动轨迹,综合考 虑 轮 胎 特性和车辆结构参数,根据前轮外倾角和前束的 侧滑机理推导外倾角与前束值的合理匹配关系, 并通过样车侧滑试验来验证其正确性。 前轮外倾角和前束值合理匹配 1 只考虑外倾时前轮横向滑移 根据车轮定位参数与轮胎运动关系的理论分 析可知,当轮 胎 只 有 外 倾 角γ,而 前 束 值 为 零 时, 1.1 收稿日期:2011-05-16;修回日期:2011-07-18 基金项目:工业信息部2009 年科技资助项目(2009453) 作者简介:马 骏(1982-),男,安徽铜陵人,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生; 钱立军(1962-),男,安徽桐城人,博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5 卷 26 轮胎横向滑移量为: δ1 = R1 - 槡R2 -S2 (1) 1 1 如图1 所示[3,9],由几何关系可得: r (2) R1 = sinγ 由轮胎机械特性[2]可得: r = D - G1 (3) 2 6KZ 图2 左前轮仅有前束时运动示意图 其中 δ1 为仅有外倾角前轮横 向 滑 移 量;R1 为 仅 有外倾角时前轮纯滚动时转向半径;S1 为仅有外 倾角前轮 Δt瞬间纵向行驶距离;r 为前轮的滚动 半径;D 为前 轮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