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及其中国资源的储量与分布.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泥炭及其中国资源的储量与分布

泥炭及其中国资源的储量与分布杨清和(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合肥230001)影响泥炭的物质组成和性质,使之成为复杂的混合体。这种混合体的特点是有机质含量大于30%,及富含腐殖质、多纤维、疏松多孔,且比重较小。但是,在造炭过程中由于植物组成、分解强度及成因的不同,使泥炭的植物组成和性质产生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亦与泥炭发育的微地貌相适应存在,成为恢复自然景观的重要信息,以至可以根据泥炭有机质植物组成和酸度来判别泥炭形成时的地貌部位及泥炭类型——低位泥炭、中位泥炭、高位泥炭。泥炭由有机质、矿物质和水分所组成,它们之间所占比例变化甚大。通常泥炭中含水分80%~90%,高者可达95%以上。按水分存在的形态不同,可分为自由水和束缚水两种。在研究、确定泥炭固相物质组分含量时,常以干燥——即失去水分的泥炭(干基)为分析内容。泥炭的固相物质有机质和矿物质二者之间含量互为消长关系。有机质,一般占泥炭固相物质的50%以上,它的组成复杂、性质各异,是可供利用的最有价值部分。它包括未被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和已完全分解的腐殖质两部分。植物残体包括根、茎、叶、种子、孢子和花粉等;而腐殖质乃为植物残体分解中所形成的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腐植酸和沥青,可占有机质的20%~70%。矿物质,其含量为占泥炭干基的1%~摘要:由泥炭形成的条件与过程,论证泥炭混合体多变的物质组成和性质受控于其植物组成、分解强度及成因,并限定泥炭的利用方向、利用价值。中国泥炭资源储量为46亿余吨,其区域分布甚不均衡,西南地区储量最多,占65.08%,在川西北若尔盖高原就占41.6%,中南地区储量最少,仅占1.18%。关键词:泥炭中国泥炭储量分布1泥炭概述泥炭是地表分布的一种矿产资源,其为沼泽植物残体在空气不足和大量水存在条件下,植物生产量超过分解量时逐渐累积而成;一般形成于第四纪,并且现代仍可由自然界得到缓慢补充。植物残体变成泥炭,是成煤最初阶段的产物,也可称为最年轻的煤,在下列炭化顺序中可见其所处的位置:植物残体—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有利于泥炭积累的空间应具有丰富的植物残体来源,缓慢沉降的沼泽化底盘,及相对稳定的水文条件。泥炭沼泽,是指目前仍在发育着,地表过湿或有薄层积水,其上生长着喜湿或沼泽植物并有泥炭积累的地方,如其已被疏干或埋没,则称泥炭地,一般是将疏干后泥炭矿层厚度大于30厘米作为矿体界限。自然状态下的泥炭,貌似饱吸水分的棕褐色海绵体。造炭植物组合、气候、水文、地质、沼泽洼地微地貌及地壳运动等因素,均可12专题评述70%。它通常用泥炭的灼烧后残渣(灰分)所占百分比来表示,主要由氧化物组成。泥炭正常灰分中的矿物质组分与有机质复杂的化合物,此称内灰分,即其每一元素的平均含量的增加总是同总灰分的增加相适应;但在造炭过程中由于外界营力水、风携带矿物质的掺入即所谓外在灰分,形成氧化物及其种类在总灰分(干基)所占比例显著不同。随着造炭植物残体分解的增强,灰分含量也逐渐增大。低位泥炭形成于低平地势,受外在灰分影响较大,故灰分含量高于高位泥炭,且二者在灰分的氧化物组成变化上有所差异,如高位泥炭中SiO2含量居首,此为风力所带入,低位泥炭中CaO含量显著增加,乃是地下水所补给。泥炭利用,为对其物质组成和基本性质的利用,因而它们对于评价泥炭利用价值与确定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产资源调查相关规范进行,对储量多系“估算”、“估计”、“约为”,精确度欠佳,不能为制定发展国民经济计划提供可靠依据。国家计委(1982年)针对我国泥炭地质调查程度低、资源不清、应用研究薄弱,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实际,要求地矿部在3年内(1982~1985年)完成我国泥炭资源的储量、分布和品种特性的考察调查,并绘制分布图集,为我国泥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于是地矿部部署各省、市、自治区(缺台湾省)地矿局按期向地矿部提交相应的泥炭地质调查报告,明确要求按“泥炭地质普查勘探规定”和“泥炭分析方法”进行室内外工作。循此进行的泥炭地质调查和地质填图、钻探、取样、测试,取得的全面、系统、丰富的实际资料,成为各省、市、自治区地矿局提交泥炭地质调查报告及地矿部汇总、分析、研究我国泥炭资源的基础资料。经对全国泥炭资源量汇总而得储量46亿余吨,此乃是目前所知最为准确可靠的储量。以下3点保证了此储量统计的严格、准确、可信。(1)首次按地质矿产调查规范统一“规定”、“要求”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泥炭资源调查,其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是前人无法达到的。(2)由于遥感地质航、卫片解译成果的运用,大型泥炭矿床被所揽无余,不存在大型泥炭矿床储量的遗漏统计。(3)泥炭资源量计算的硬性指标:①有机质含量(干基)必须不小于30%,达不到此项指标的矿床储量不在计算范围之内。②最低可采厚度,裸露泥炭干型(不包括现代沼泽地表的草根层)0.3米,湿型0.5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