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气象课件 海员须知
第一章 气象要素及其观测 第一节 大气和海洋概况 第二节 气温和海温 第三节 大气压 第四节 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第五节 空气的垂直运动和大气稳定度 第六节 大气环流 第七节 大气湿度和海水盐度 第八节 云与降水 第九节 海洋上的雾 第十节 海面能见度和海水透明度 第十一节 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与编报 几个重要的专业术语 大气(Atmosphere) 包围地球表面的整个大气层。 天气 (Weather) 指一定区域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天气表示大气运动的瞬时状态。 气候 (Climate) 指某一区域天气的多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各种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及极值。气候表示长时间的统计平均结果。 几个重要的专业术语 气象要素(Meteorology elements) 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能见度和天气现象。 海洋要素(Marine elements) 反映海洋状态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如海温、盐度、海浪、海流和海冰等。 第一节 大气和海洋概况 一、大气成分:主要由多种气体、水汽和悬浮的杂质构成。 干空气(Dry air):(除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气体) 气体主要成分:氮(78.09%)、氧(20.95%)、氩(0.93%)、 气体次要成分:二氧化碳(0.03%)、氢、氖、氦、氪、氙、氡、臭氧等稀有气体( 0.01%)。 大 气 成 分 大气是可压缩气体,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减少。 观测表明,10公里以内集中了75%的大气质量,35公里以下则达99%,近地面空气标准密度为1293g? m-3,大气的总质量为5.3ⅹ 1021g,约为地球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其中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成分为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 大气中的易变成分 1.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平均含量0.03%,若达到0.2-0.6%,就对人体有害。二氧化碳能强烈地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分布有重要影响,类似温室效应,直接影响气候变迁。 2.臭氧(ozone):主要存在于20-40公里气层中,又称臭氧层(Ozonsphere)。臭氧是吸收太阳紫外线的唯一大气成分,若没有臭氧层,人类和动物、植物将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大气中的易变成分 3.水汽(vapour):含水汽的空气叫作湿空气(wet air)。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随纬度、时间、地点而变化。 湿空气在同一气压和温度下,只有干空气密度的62.2%。大气中水汽含量范围在0~4%,具有固、气、液三态,是常温下发生相变的唯一大气成分,它也是造成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的主要物质条件。 水汽能强烈地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并在相变过程中吸收和放出潜热能,对地面和空气的温度影响很大。 大气中的易变成分 4.杂质: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主要包括尘埃、烟粒、细菌、病毒、花粉和微小盐粒等。它们主要集中在大气的低层,影响能见度,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并对太阳辐射具有散射作用。在水汽相变过程中,杂质可以作为凝结核。 城市大气质量监测报告中空气污染物种类: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二、大气的垂直结构 根据气温、水汽的垂直分布、大气扰动程度和电离现象等不同等特点,自下而上将大气分为五个层次。(P5) 1. 对流层(Troposphere):下界为地面,上界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平均厚度10-12公里。通常在高纬为6-8Km,中纬度10-12Km,低纬度17-18Km。夏季对流层的厚度比冬季高。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80%和全部水汽,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大气中几乎所有的物理和化学过程都发生在该层。对流层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对流层中三个主要特征 ⑴ 气温随高度而降低。平均幅度为-0.65℃/100m。 即 γ=0.65℃/100m 称γ为对流层中气温垂直递减率。 ⑵ 具有强烈的对流和湍流运动。是引起大气上下层动量、热量、能量和水汽等交换的主要方式。 ⑶ 气象要素沿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如温度、湿度等。 摩擦层与自由大气 根据大气运动的不同特征通常将对流层分为: 摩擦层(friction layer) :摩擦层又称边界层,从地面到1Km高度,其厚度夏季高于冬季,白天高于夜间。湍流输送是该层的基本运动特点。 自由大气(free atmosphere) :自由大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波动,地面摩擦作用减小,可忽略不计,这样大气的运动显得比较简单和清楚。 对流层顶:厚度约为1-2Km,温度随高度呈等温或逆温状态。 大气的垂直高度 大气上界:大气很难定出上界,一般以物理现象发生的最高高度为上界。极光发生在高纬度不同高度上,最高达到1000-1200Km作为大气的物理上界。由卫星探测的大气上界为2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