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教材,挖语病
读教材,挖语病
(225200)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通读教材,我们会深挖出不少十分明显的语病。
一、语序不当
1.《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好了。(《咬文嚼字》)
说明:“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表述不顺畅,“一点”应放在“你不是”的前面,改为“也带一点‘你不是’的讥刺意味”就自然一些。
2.……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说明:“错误”可与“改正”对应,但“疏漏”不能与“润色”对应,“粗糙”也不能与“丰富”对应。正确的是,“疏漏”与“丰富”对应,“粗糙”与“润色”对应。原句前后内容对应错乱,应该改为:“……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丰富与润色,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二、搭配不当
3.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荷花淀》)
说明:这句话里的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开始”不能跟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搭配,例如我们不会说“开始了电影”、“开始了书本”。所以,在“开始”后面应删去“了”,加一个动词“玩”或“玩起”。
4.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
说明:“凝练”指文字紧凑简练,与“思想情感”搭配不当,改为“凝聚”或“凝集”要好。
5.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咬文嚼字》)
说明:“只是”与“就是”搭配不当,应将“就是”改为“也是”或“更是”。
6.早晨起来,向院子里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故都的秋》)
说明:这里的介词“向”字用得不当,应该用“在”。
7.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故都的秋》)
说明:此句显然是单句,主语中心词是“嘶叫”,谓语是“像是”,宾语是“家虫”,整句话的主干是:“嘶叫像是家虫”。主语和宾语显然搭配不当,应改为:“这嘶叫的秋蝉……”
8.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故都的秋》)
说明:“上”桥头是可以的,但不能说“上”树底,所以这“上”字倒不如改为“去”或“到”字。
9.比如,19世纪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回答有时候就非常忧郁,特别暗淡。(《人是什么》)
说明:“暗张广祥编淡”用词不当,它不能用来形容人。形容人情绪、情感的,当作“黯淡”。
10.雨果说,我们都是罪人;我们都被判了死刑,但是都有一个不定期的缓刑期;我们只有一个短暂的期间,然后我们所呆的这块地方就不再会有我们了。(《人是什么》)
说明:“期间”不能被“短暂”修饰,应作“时期”。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0.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我有一个梦想》)
说明:“诸”是兼词,相当于“之于”,后面自然不应该再接“于”,否则叠床架屋。
12.不料,3月2日读到《人民日报》一封读者来信,却使我大大不舒服了一阵,那封来信正是关系到理发工人的。(《剃光头发微》)
说明:“3月2日读到《人民日报》一封读者来信,却使我大大不舒服了一阵”是病句,因滥用介词而使句子缺少主语,可以删去张广祥编“却使”。
13.极光被视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神奇的激光》)
说明:《现代汉语词典》对“奇观”的解释是:“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可见“奇观”本身含有美丽的意思,没有必要再用“最漂亮”来修饰了,可以将“奇观”改为“景观”。
14.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咬文嚼字》)
说明:“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这个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是什么?“套板反应”是一个名词,“起来”在这里不能单独充当谓语,这里缺少了一个关键动词,可添加动词“引”。
15.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故都的秋》)
说明:这里面的张广祥编“处处”与“全”重复了,必须舍去一个。
16.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故都的秋》)
说明:“养在家里的家虫”明显地犯了语义重复的毛病,“家虫”当然是“养在家里的”啊。
17.想来,除了多少对于银子有特别嗜好和爱情的人物之外……(《灯下漫笔》
说明;“嗜好”指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