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

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 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 湛 江 市 人 防 办 梁小略 湛江市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摘要:钢筋混凝土开裂原因复杂,本文可从结构施工的关键环节着手分析了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为防止楼板裂缝出现,可采取的对策主要是板混凝土结构层须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施工,确保混凝土板有效高度和强度,混凝土配合比即水灰比准确,楼板配筋合理,控制楼板的施工与使用荷载,则楼板的开裂是可以预防的。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属于建筑结构水平分隔层,是自重大的受弯构件,直接承受垂直方向传来的动荷载及装饰层的静荷载,结构受力复杂。近年来,楼板裂缝的问题已是建筑质量的通病之一,也是房产市场投诉的焦点问题,本文试图从理论及裂缝发育位置上研究分析,引起钢筋混凝土板裂缝展开的原因以及从结构施工的关键环节着手来探讨如何采取应对措施。 一、楼板出现裂缝原因分析 根据有关监测资料,本人对粤西地区48栋楼房共360条裂缝的发育位置与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见附表),现大部分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裂缝有如下分布形态规律:a框架梁分格楼板的四大边角部位约45°斜角裂缝,占此例最大亦即最常见的裂缝,一般而言板面裂缝较大,板底裂缝较小或不穿板底;b框架梁分格楼板中部长条形裂缝居其次,常见现象是板面裂缝较小 ,板底裂缝较大,多数为贯穿板上下垂直板长向的长条形裂缝;c不受框架梁影响沿着原楼层结构施工缝分布发育的施工缝接合带发生的裂缝也较常见,其一般特征是长条形上下贯穿板裂缝,而且相当部分贯穿框架梁,是建筑结构上危害最大的裂缝。 表-1 楼板裂缝统计分析表 裂缝分布形态归类 裂缝条数(共360条) 裂缝比例(%) 45°斜角裂缝 166 46% 板中部长条形裂缝 126 35% 施工缝结合带裂缝 61 17% 其它不规则裂缝 7 2% 产生裂缝原因相对而言是复杂的,其会受到所处的环境影响而各异,同时受到温度差变形、干缩、超载及局部应力集中等综合作用。我们通过对其发育延伸走向分布形态规律的分析,发现以下因结构受力、施工的影响而产生裂缝之原因。 1、温度应力产生裂缝 大部分建筑材料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尤其在气温较低的秋冬季节砼收缩与干缩非常明显,由于板格周边有框架梁或砖墙等刚性约束较大,加上板自重及垂向荷载作用,板向中部收缩,在平面内产生向中收缩应力,当钢筋混凝土板的抗拉应力不能够克服收缩应力时,很容易在楼板的四角产生斜角裂缝。 2、伸缩缝设置间距较大 设计规范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55mm,顶层楼板外露构件伸缩缝不超过35mm。但实际大多数超过35mm距离而未设置伸缩缝,因而不能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伸缩应力,产生收缩裂缝。 3、砼配合比不准确 配合比不准确,主要是水灰比过大时,在砼凝结早期,出现泌水沉缩现象,可产生沉缩裂缝。此类裂缝大小不一,由于支座处有框架梁,砼相对较多,其泌水沉缩相对较大,因而裂缝数量多些,规模也应较大些,如果在施工时不及时作抹平处理或填封裂缝,结果在结构层会留下微小裂缝,工程竣工后受荷载影响,裂缝进一步发育展开。 4、板的有效高度不够 楼板厚度h是根据板跨度L0和构造及荷载特征等给出,其有效高度h0=h-(上下保护层厚度)。假设板厚度h已经满足构造及荷载特性要求,但由于施工时,负筋绑扎高度不够,或浇砼遇人为践踏或压落,捣制楼板时不及时上拉复位,则造成上保护层过厚,致有效高度h0不足,支座受弯承载力下降,受荷变形产生裂缝。 5、楼板配筋不足 由于楼板多为双向连续板,在板结构设计配筋时可能存在配筋不足,若板底配筋充足,对板的安全无大问题,但其负筋少于实际抵抗支座负弯矩之需要时,在板支座处产生塑性铰,裂缝出现。 6、施工板厚度不足或板厚度不均匀 一般板厚度为板跨度LO的1/35-40,如果板厚h不足,则受弯承载力下降,引发裂缝。在施工中,如果没有设置足够的板厚控制点,则板厚度没有保证,从板抗弯承载力计算可知,楼板抗弯承载力M与板有效高厚hO应成正比,当板厚度达不到抗弯设计要求时,即有效高度hO不足,其受弯承载力将大大降低,也可产生裂缝。 7、楼板分布筋间距过大 楼板分布筋对克服温度应力有较大的作用,分布筋虽然不直接受力承受弯力矩,但可起到固定板面负筋和克服温度应力的双重作用。按构造要求分布筋力不小于φ6@200-250㎜,否则,温度应力裂缝不可避免。 8、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够 板砼强度等级负偏差于设计强度要求时,板中间上部及周边下部受压区砼抗压能力低,在板自重及垂向荷载作用下弯曲变形挠度过大,在板中部垂直于板长向位置常产生长条形裂缝。 9、板上施工或使用荷载超载 钢筋混凝土楼板受力复杂,除承受自重外,当受垂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