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汽车车箱土压力分布特性.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卸汽车车箱土压力分布特性

自卸汽车车箱土压力分布特性 刘大维 1,王 锋 1,朱龙龙 1,夏 焜 2,程晓东 2 (1.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岛 266071; 2. 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青岛 266031) 摘 要:为研究自卸汽车车箱土压力的分布特性,基于库仑理论的平面滑裂面假设,综合考虑土料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 土料与车箱板面的摩擦力和粘附力、路面坡度等复杂情况,采用薄层单元法,导出了作用于车箱各板的主动土压力计算 公式。针对车箱装载砂土和黏土,研究了作用于车箱各板的土压力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车箱后板和侧板土压力均为非 线性变化,车箱底板靠近前板和后板两端的土压力为线性变化,中部的土压力大小不变;车辆行驶在 30%坡度路面时, 车箱后板和底板的土压力均大于行驶在无坡度路面的土压力,而侧板土压力变化不大;车箱后板土压力数值明显大于按 经典朗肯理论计算的土压力数值,干粗砂、干细砂、湿粗砂、湿细砂分别增大 255%、174%、310%、255%,湿黏土、中 等黏土分别增大 11%、107%。导出的车箱各板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为自卸汽车车箱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车辆,静力分析,压力,自卸汽车,车箱,主动土压力,土压力分布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1.08.023 中图分类号:U463.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1)-08-0138-07 刘大维,王 锋,朱龙龙,等. 自卸汽车车箱土压力分布特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8):138-144. Liu Dawei, Wang Feng, Zhu Longlong, et 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soil pressure on dump truck cargo body[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1, 27(8): 138-14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粘附力、路面坡度等复杂情况,采用薄层单元法,导出 作用于车箱各板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为自卸汽车车 箱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1 车箱土压力计算公式推导 1.1 车箱后板和前板的土压力 如图 1 所示,假设自卸汽车车箱装满土料行驶在具有α 坡度角的路面上,车箱内土料处于主动极限状态,若在滑 动楔体 ACE 内深度 h 处取一薄层土料单元体 FGNM,则由 作用于单元体上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力的平衡条件得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法规的实施,汽车 轻量化研究不断深入[1-3]。自卸汽车由底盘和上装两部分 组成,其中上装部分占到汽车整备质量的 40%左右,车 箱占整个上装质量的 75%以上。因此,车箱的轻量化研 究对自卸车轻量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车箱内主动土 压力的大小是车箱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目前,由于缺 乏车箱土压力计算方法,只凭经验或按经典的朗肯理论 将车箱简化为光滑挡土墙计算车箱土压力[4-6],使车箱在 使用中往往出现后板开合机构刚度不足,造成车箱后板 关闭不严,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洒漏现象。自卸汽车车箱 装载的土料类型较复杂,既有无黏性的砂土,又有黏性 土,而且行驶工况复杂。车箱装载土料的条件和使用工 况很难与经典的朗肯理论适用条件相适应[7],而作为挡土 墙主动土压力计算的库仑理论解也只适用于墙后填土为 无黏性砂土的情况。采用二者计算,均使计算结果与实 际值产生偏差,甚至差别很大。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经 典的朗肯理论和库仑理论进行改进或探索其他计算方法 [8-12],均使主动土压力的计算精度较经典朗肯和库仑理论 有较大提高,更为接近实测值。本文在挡土墙主动土压 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自卸汽车车箱装载的土料和 使用条件,基于库仑理论的平面滑裂面假设,综合考虑 土料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土料与车箱板面的摩擦力和 [R1 cos(α + δ ) ? cws sin α ]FM ? [R2 cos(? + ε ) + c sin ε ]GN = 0 (1) 式中,R1 为车箱后板作用力,kPa;R2 为滑移面作用力, kPa;c 为土料内聚力,kPa;cws 为土料与车箱后板黏附 力,kPa;α为坡度角;δ 为土料与车箱后板的摩擦角;ε 为土料滑移面与铅垂面的夹角;φ 为土料内摩擦角。 [R1 sin(α + δ ) + cws cosα ]FM + ( p + dp )MN + [R2 sin(ε + ? ) + c cosε ]GN ? pFG ? dw = 0 式中,p 为顶面铅垂力 kPa。 由对单元体 GN 中点的力矩平衡条件得 (2) FM ? FG + MN ? [ 1 sin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