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古典解释学的言说范式差异.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中西古典解释学的言说范式差异

论中西古典解释学的言说范式差异康宇摘要 中西古典解释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言说范式表现出诸多差异:中国解经者在恪守文 本“厚意”的同时,并不排斥在理论上发经典之微言大义,西方解释学者对于经典的解释限度则有着 严格的自觉意识;中国学者认为解释对象与解释主体无法分开,本体是一种自我呈现,而西方学者 将解释对象看作一种客观的实有,需要解释主体去探究其真实;中国的解释学以汉字字形作为考据 中心,以形义的统一为线索,注重现实人生,倾向政治伦理教化;西方解释学以语音为考证的核心, 侧重语法的分析,着重阑释上帝的神意与理性的逻各斯之关系.宗教神学色彩浓重,且强调“圣灵感 动”。等等。这些差异的形成源于二者所处不同历史文化与学术背景等综合因素。关键词解释学经典范武中西比较中西鳃释学的发展均有着悠久历史。19世纪 解、精神的理解的解释学规范,以及文字、意义和精 以前,在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以“述而不作”确立了神的解释三大要素,以古代的语法知识和历史知识 儒家经典解释的基本范式。老子、庄子通过论道辨名为前提的广义语言学解释学形成了。 将辩证法融人文本解释之中,两汉经学家们发睨出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西古典解释学在各 “阐释”与“训诂”的解释方法,宋明理学家则以“诠 自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两者均注重文 释”义理精神作为解释学言说范式的根本指向。在本中的主体、语言与存在关系的问题;以文献为对 同一时期的西方,古希腊语言学与中世纪圣经诠释象;以语言或标记语言的文字为突破口和途径,以意学的相融,催生出早期解释学主要针对“神”精神阐 义的理解和解释为目的}在经典解释中始终存在训释的言说宗旨。自亚里士多德始,很多学者运用从 诂与义理、字义与寓意的张力关系等。然而由于历 文字、声韵的考据实践中提炼出的语言学规则去理 史文化与所处学术背景不同的因素,中西古典解释 解古代文本《圣经》。基督教产生后不久,解经学学 学在本质上表现出的更多是彼此间的差异。这些差 派阵营中出现了相互对峙的双方:注重寓意解经的 异不仅奠定了中西古典解释学各自独立的学术特 亚历山大学派与注重字义解经的安提约基学派。18 征,更决定了两者言说范式建构中的迥异风格。世纪,西方古典解释学开始向着兼具语言学和文献中国古典解释学主要的解释对象是儒 学意蕴的语文学方法论演变。迈耶尔和阿斯特等人 日 家文化典籍。这些典籍由经、传、记、注解、提出对古代作者的理解包括历史的解释、语法的理章句、义疏等部分组成。孔子整理六经,中西哲学比较研究47万方数据“并以《诗》、《书》、《礼》、《乐》教弟子”①,揭开了儒家 的“原意”,这也是两者言说范式建构最根本的基础。 典籍“经典化”的序幕.到了汉代.由于“罢黜百家, 然而,由于中西方学者对于经典的态度,一个是尊 独尊儒术”的局面出现。五经(《乐》已失)立于官学。 奉,一个是信仰;一个认为经典是圣人对天道的领悟且与仕途、俸禄相连,儒家经典的社会地位极大彰 和传承,是人之作,一个认为经典是上帝启示的圣显。甚至被视为“太阳”,“六经为太阳。不学为长 言,是神之作,所以在具体的“原意”言说中出现了种 夜”⑦。魏晋时期,儒家集解、义疏盛行。至宋明, 种的不同。《易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传记备受在中国,解经者在恪守文本“原意”的同时,并不 青睐,成为新的解释中心。在八股取士的国家科举 排斥在理论上发经典之微言大义。孔子在确定“六 制度中。儒家经典的权威性被进一步加强。清代乾 经”在儒家经典解释中的核心地位时,便指出对其解 嘉学派的考据工作。使得儒家古本典籍的真实性与 释不仅是一种传承,而且也是一次“正名”过程。汉 可靠性得以充分保证。 代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共存,学者在遵循章句训诂 应该说,儒家文化典籍在历史的传承中始终被的基本原则时,“经以致用”的思想一样得以流传。 人们所尊奉。在统治者的大力推行下。在学者不厌 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中国解释学中出现了“义 其烦的论说中,儒家经典是圣人之意,是“王教之典 疏”的“原意”追寻方法,但“得意忘言”、“辨名析理” 籍,先圣所以明大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⑦的思 等强调“意”、“理”的理论方法存在亦是不争的事实。 想,成为世人的共识。经典本身是完美的。不会出错即便是在宋元明等诠释“义理”大行其道的年代,对 且具有内在的系统性;经典中出现的字面矛盾,不过 文字训诂仍是每一个经典解释者不能忽略的任务。 是人们对经典解读的失误等预设准则,被历代解经 并且发展至明清之际。以戴震为首的“朴学”考据之 者所坚信、恪守不变。在这样的解释前提下,揭示经 风又让“考据”之法占据经典解释的主流。可以断 文“原意”是经典解释者最重要的任务。甚至每当儒 定,训诂与义理并存于中国解释学每一个历史发展家学说条文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