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梅村的创作心态.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吴梅村的创作心态

论吴梅村的创作心态㈣删燃,广东俐510631)徐世中摘要:由于作家的创作心态与作品的关系非常密切,故研究作家的创作心态,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其作品 的主旨。对于清初著名诗人吴梅村,我们也应该做如是研究。通过作品中的相关内容以及他自己的表述,昊梅村的创作心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事俱按实心态、抒愤寄托心态和自我娱乐心态。关键词:吴梅村;创作心态;事俱按实;抒愤寄托;自我娱乐中图分类号:12072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1)10.0122—03研究作家的创作心态。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系统在《清忠谱序》中,吴梅村认为,“李子玄玉所作《清忠地认识创作主体的心理机制以及主客体的相互关系。对于谱》最晚出,独以文肃与公相映发,而事俱按实,其言亦雅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梅村,我们也可以从研究他的创作心驯:虽云填词,目之信史可也。”在文章最后,他又补充说:态开始.从而找到一把读懂他作品的钥匙。尽管吴梅村的心“余老老矣,不复见他年事,不知此后填词者,亦能按实态复杂,但我认为,其创作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谱义。使百千秋岁后,观者泣、闻者叹,如读李予之词否?”【.】尽管在这里.吴梅村主要是针对清初著名戏剧家李玉一、事俱按实心态的作品立论.其实。他自己的创作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如他作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梅村那些以时事为题材的在《梅村诗话》中就一再提及自己部分诗句“盖实事也”。如作品历来最为人所称赏。人们多以“诗史”目之。如最早为吴“诸将自承中尉令,孤臣谁给羽林兵”、“幽深平勃军南北,疏诗作笺注的程穆衡明确指出“明末诗人,钱吴并称,然钱有讼甘陈宜死生”等等。迥不及吴处。吴之独绝者,征词传事,篇无虚咏,诗史之目,吴梅村正是以这种著史所必需的征实精神来要求自己。殆日庶几。夫安、史煽凶,明、肃播越,非少陵一老,则唐代纪所以在文学创作中,他基本上不杜撰、不虚构。如诗歌《雁门尚事称缺陷矣。况大盗移国。天王死社,勇将收京,真人拨正,书行》,程相占先生为其作笺注时,发现该诗内容与《明史·孙以是为诗,题孰大焉!咏此不能,何用公为?此弁州四大部稿传庭传》所载几乎完全一致;另外。黄云眉先生在《明史考证》所以独推子美为千古之豪.而自订其乐府变别为一集者也。一书中也认为《明史》之修,曾参考过吴梅村这首诗。再如《洛知此而梅村集之所系大矣,谓少陵后一人也,谁日不宜!”[11阳彳寺》与《永和宫词》所记事实,没有一处超出《绥寇纪略》。因与吴梅村同时的戏曲家尤侗也在《艮斋杂说》中评价此.梅村体诗歌被人们当做史料看,确实是有事实根据的。说:“梅村身遇鼎革,触目兴亡,其所作《永和宫词》、《琵琶对于自己诗歌的“诗史”特征,吴梅村基本上是认同的。行》、《松山哀》、《鸳湖曲》、《雁门尚书行》、《临淮老妓行,皆据尤侗在《西堂杂俎三集卷三》说:可备一代诗史。”先生文章仿佛班史,然犹谦让未遑,尝谓予日:“若文则除此之外。将梅村诗以“诗史”目之的还有赵翼、朱庭吾岂敢.于诗或庶几焉。”嘲珍、郑方坤等人。除了诗歌以外。吴梅村也是持这一心态去进行词的创吴梅村词作也具有词史特征,如《国朝名家诗余梅村作。如清代靳荣藩在《吴诗集览》中,对吴梅村创作的十八首词》在评价《满江红·白门感旧》时,引曹顾奄云:“陇水呜咽,《望江南》有如此评价:“有明兴亡,俱在江南,故声名文物之作凄风苦雨之声。少陵称诗史。如祭酒可谓词史矣。”脚地,财赋政事之区也。梅村追言其好.宜举远者大者,而十八吴梅村剧作有《秣陵春》传奇、《通天台》与《临春阁》杂首中止及嬉戏之具、市肆之盛、声色之娱,皆所渭足供儿女剧。由于作者在作品中善于将家国之怨和身世之悲融合起之戏者,何欤?盖南渡之时,上下嬉游,陈卧子谓其‘清歌漏来.从而表达了一种历史兴亡之感,故这三部剧作也被学者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梅村亲见其事.故直笔书之,以代认为是历史剧。啪长言咏叹。十八首皆诗史也,可当《东京梦华录》一部,可抵由此可知,吴梅村有不少作品具有‘信史’特征。他作品的板桥杂记三卷,或认作烟花帐簿,恐没作者苦心矣。”[61这种“信史’’特征,实际上与其“事俱按实”的创作心态密切相关。在戏曲创作过程中。吴梅村也是较为严格地遵循历史作者简介:徐世中(196卜),男,安徽宿松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122—-万方数据的本来面目,反映历史变迁以及由此而给人们带来的感伤。另外在《北词广正谱序》中,吴梅村对发愤著书说得更如杂剧《通天台》所写南朝粱代忠臣沈炯的本事,见于《陈为明白:“盖士之不遇者,郁积其无聊不平之概于胸中,无所书》卷十九列传第十三“沈炯”:“荆州陷。为西魏所虏。魏人发抒,因借古人之歌呼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而我之甚礼之,授炯仪同三司,炯以母老在东,恒思归国。尝独性情爱借古人之性情而盘旋于纸上,婉转于当场。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