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docVIP

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

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 孙发成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隐性知识的存在是传统手工艺保持生命力、突显创造性的源泉, 同时它又阻碍了优秀技艺的传播, 延缓了行业水准的整体提升。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过程中, 隐性知识一方面以人为载体、以工艺过程为核心动态表现, 另一方面又以作品为依托、以材料和工具为延伸静态表现。在当代, 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 保持传统工艺的生命力, 需要探索传统手工艺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路径, 只有更多的不可言说的技艺、秘诀被揭示和表达, 才更有利于技艺的传承和文化的积累。 关键词: 隐性知识; 手工艺人; 传统手工艺; 知识体系; 传承; 作者简介:孙发成, 博士,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副主编。邮编:321004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研究” (14YJC760052) 阶段性成果 “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作为个体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的英籍匈牙利哲学家、物理化学家迈克尔·波兰尼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波兰尼将知识的类型分为两类:一种是“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 主要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另一种为“隐性知识”, 是一种未被明确表达的知识。民间传统手工艺作为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表现为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 通过手工艺人口传身授的形式世代相承。在这一知识体系中, 波兰尼所言的“隐性知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甚至是决定某一独特技艺精湛程度和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徐艺乙亦指出, “中国的知识体系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以文字为媒介的知识体系……一类是通过行为方式或其他非文字记录方式传播和传授的知识, 如民间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常识和专门知识。传统手工艺之本体所体现和依托的知识体系属于第二类, 具体涉及手工艺产品制作过程中的材料、工艺和形态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与器物的选择、使用、维护、保存等的社会生活常识, 以及与之有关的品质、规格、配置和传说故事等方面的内容”。徐艺乙所言的第二类知识体系其实与隐性知识的内涵具有统一性, 因为隐性知识也是一种主要通过行为方式或其他非文字记录方式传播和传授的知识。 一、“隐性知识”及其对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影响 隐性知识主要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 源于经验。隐性知识的存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它深植于人的知识体系中,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和数学、物理以及法律等显性知识不同, 隐性知识的存在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能力、技能, 它与人的个体阅历、经验、悟性紧密相关, 带有极强的主观性、经验性、非系统性, 内化在个体的知识体系深处。因此, 隐性知识的获取和传播往往比显性知识更难, 因为它不能脱离个体而存在, 或者一旦脱离个体就失去了效力。 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创造和传承皆依赖于手工艺人而存在, 手工艺人知识体系中大量存在着“隐性知识”, 比如一些独特的技巧、配方、程式、经验、信俗等内容。这种隐性知识存储在手工艺人的头脑中, 通过工艺过程加以表现, 最终物化在工艺产品中。总体而言, 隐性知识的存在一方面保障了部分手工艺人的知识权利, 让其成为行业翘楚;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先进技艺的传承和流布, 延缓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步伐。 (一) “隐性知识”的存在是传统手工艺保持生命力、突显创造性的源泉 在传统社会中, 手工艺人是满足社会衣食住行必需的生产群体。同一手工行业内总会有佼佼者, 为同行和百姓所认可, 而其占据制高点的基础则是掌握比同行更高超的技艺, 生产更优质的产品, 因此也就更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那么, 高超的技艺来自哪里?自然是手工艺人掌握的独特技艺知识, 这种知识即隐性知识, 一种没有被同行掌握, 或者艺人不愿意和同行共享的知识, 从而保证了自己的优势地位。比如, 旧时常州梳篦行业中, 清朝光绪年间的汪义大梳篦店店主汪炳铨发明了生漆胶合篦箕的技术, 用此配方和技术制作的篦箕下水不脱, 使用持久, 从而在业界长久保持领先地位。像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也有诸多技巧, 艺人将植物油涂在版底, 制成“熟版”, 刻时才能得心应手;拓印线版时要双手均匀拓压, 线条才清晰;“晾”要恰到好处, 否则干纸起皱, 太湿纸粘连, 再印时容易“窜”;等等。这些艺人个体经验的总结和使用, 对于朱仙镇年画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隐性知识因依附于个体而存在, 导致每个人的知识和技能都具有独特性, 所以也保证了工艺创作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