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正常分娩
正常分娩;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影响分娩的四因素;产 力;子宫收缩力:;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受起搏点控制),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向子宫下段扩散,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此为子宫收缩的对称性。;极性:子宫收缩力以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子宫底部收缩力几乎是子宫下段的两倍,此为子宫收缩的极性。
缩复作用:子宫收缩时,其肌纤维短缩变宽,收缩之后肌纤维虽又重新松驰,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这种现象称为缩复作用。
;腹肌膈肌收缩力: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当宫口开全后,胎先露已下降至阴道。每当宫缩时,胎先露部或前羊水囊压迫骨盆底组织及直肠,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动作,产妇主动屏气用力。
肛提肌收缩力:有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内旋转作用。当胎头枕骨露于耻骨弓下缘时,还能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胎儿娩出后,胎盘降至阴道时,肛提肌收缩力也有助于胎盘娩出。;产 道;①入口前后径 也称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正中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cm。该径线是胎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关系密切。②入口横径? 两髂耻线间的最大距离,平均值约为13cm。③入口斜径 ? 左右各一。左骶髂骨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平均值约为12.5cm。;骨盆入口平面各径线;中骨盆平面 ? 是骨盆腔内的最窄平面,有两条径线:
①中骨盆前后径 ?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连线间的距离。平均值约11.5cm。②中骨盆横径 ? 也称坐骨棘间径。在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平均值约10cm,是重要的径线。 ;骨盆出口平面 有四条径线:
①出口前后径 耻骨联合下缘至尾骨尖间距离,平均值约为11.5cm。
②出口横径 即坐骨结节间径,平均约9cm,是出口的重要径线。;③前矢状径 由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距离。平均长约6cm。
④后失状径 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距离。平均值约为9cm。;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软产道;子宫下段形成及宫口扩张;软产道在临产后的变化;子宫颈的变化;子宫颈管消失与宫口扩张的步骤;骨盆底、阴道及会阴的变化 ;胎 儿;胎头颅骨:由顶骨、额骨、颞骨各两块及枕骨一块构成。颅骨间缝隙称为颅缝,两颅缝交会处较大空隙称囱门。颅缝与囱门均有软组织遮盖,使骨板有一定活动余地,胎头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临产过程中,通过颅缝的轻微重叠,使头颅变形缩小,有利于胎头的娩出;胎头径线 主要有四条:
①双顶径:为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9.3cm。临床上常以B型超声测此值判断胎儿大小;
②枕额径:又称前后径,为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3cm,以此径衔接;
③枕下前囱径:又称小斜径,为前囱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的距离,平均值约为9.5cm,胎头以此径通过产道;
④枕颏径:又称大斜径,为颏骨下方中央至后囱顶部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3.3cm。;;胎 位;胎儿畸形;精神心理因素;第三节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衔接(engagement) 胎头双顶经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
下降(descent)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下降。下降贯穿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胎头衔接示意图;俯屈(flexion) 当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后,继续下降至骨盆底,即骨盆轴弯曲处时,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枕部遇到肛提肌的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变胎头衔接时的枕额经(11.3cm)为枕下前囱径(9.5cm)(图52),以适应产道的最小径线,有利于胎头进一步下降。
;内旋转(internal rotation) 胎头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称内旋转。内旋转使胎头适应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的特点,有利于胎头进一步下降。;仰伸(extension) 胎头完成内旋转后,到达阴道外口时,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骨盆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两者共同作用(合力)使胎头沿骨盆轴下降向下前方向转向上,胎头的枕骨下部达到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胎头顶、额、鼻、口、颏相继娩出。
;复位及外旋转 胎头娩出时,胎儿双肩径沿骨盆左斜经下降。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成正常关系,枕部向左旋转45°时,称为复位(restitution)。胎肩在盆腔内继续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线转动45°时,胎儿双肩径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转45°,以保持胎头与胎肩垂直关系,称外旋转(external rotation)。;胎头外旋转与复位;外旋转:胎头与胎肩保持垂直关系;胎儿娩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