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死时》-1.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我死时》-1

* 余光中(1928-)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去),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二十岁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学习作者的爱国情操。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学习这首诗 需要三步读法:1.入情的朗读.        2.细细的品读.        3.丰富的联读.  1.听范读. (1)标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        (2)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情感. 合作探究: (1)在诵读中寻找作者情感宣泄所借助的意象(具体的事物) (2)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为什么? (3)现实的躯体不过五尺之躯,死后也只能葬六尺之土,现实的听觉也无法同时听到长江和黄河的涛声。诗中的躯体和听觉是怎样的?诗人为什么要对现实的躯体、听觉作如此夸张的想象? (4)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 (5)仅仅看了就过瘾了吗?联系全文看看到底怎样,作者才会真正满足??? (2)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为什么? 条件是安葬的地方要在?“?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活着的时候不能回乡,只指望死后的安葬。先把长江黄河之间的大陆转化为?“?最宽阔的床?”?,死也自然转化为?“?睡?”?。再是把黄河长江的涛声转化为音乐(安魂曲)。?? (3)现实的躯体不过五尺之躯,死后也只能葬六尺之土,现实的听觉也无法同时听到长江和黄河的涛声。诗中的躯体和听觉是怎样的?诗人为什么要对现实的躯体、听觉作如此夸张的想象?? 躯体异常庞大,大到可以?“?睡整张大陆?”?,同时拥有两个母亲河。?表达了诗人痛切的思念之苦,希望彻底地拥有祖国、全身心地融入祖国的情感,生前无法满足的情感,愿死后能加倍地补偿。 (4)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 (5)仅仅看了就过瘾了吗?联系全文看看到底怎样,作者才会真正满足?? 用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 死后安葬在祖国,叶落归根(统统留在祖国,获得圆满归宿)躯体安葬在祖国,身心安眠在故土,灵魂获得安宁。 安葬——安眠——安魂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