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导管吸氧》教学设计课件PPT.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鼻导管吸氧》教学设计课件PPT

教学设计:刘钰 oxygenic therapy by nasal tube 教材分析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说教法 教学设计 说学法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出处及内容 《鼻导管吸氧法》选自吴姣鱼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护理学基础》第十六章第二节《危重病人抢救技术》。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2.氧气成份、 氧浓度和氧 流量的换算 方法 3.氧气筒内 氧气可供 时数计算 公式 5. 吸氧法 氧气吸入法 是常用的抢救措施之一,是指通过给氧提高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预防和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状态。 1.缺氧程度的判断 4.供氧装置 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教学目标 1.讨论吸氧法的适应症 2.说出氧气表的结构和作用 3.简述吸氧法的注意事项 4.正确换算氧浓度和氧流量,计算氧气筒内氧的可供时数 正确实施鼻导管吸氧法 培养学生人道主义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鼻导管吸氧法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难点:1.缺氧程度判断 2.氧气成份、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方法 3.氧气筒内氧气可供时数计算公式 教材分析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学情分析 1.认知状况方面:学生已对常见急重症疾病有所学习,也掌握了生命体征测量、静脉输液等护理学基本技能,并且也部分接触过一些急重症患者。 2.心理特征方面:中专二年级思维敏捷、接受力强、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而且学生的社会需求迫切,希望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他们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社会实践能力不足,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的认识问题。 案例教学法 演示法 讲解法 角色扮演法 多媒体辅助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2 3 1 指导学生利用案例,进行教学和引导。 指导学生用分析、对比的思维方法,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 引导学生变定势思维为发散思维,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 学会 会学,融会贯通! 教学设计 新课教学(70分钟) 导入新课(5分钟) 课后小结(5分钟) 巩固练习(5分钟) 课后探究(5分钟) 案例 案例1: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男,60岁,以“咳嗽、咳痰、气短10余年,胸闷、喘息加重2小时”为主诉来诊,体检:T36.5℃,P120次/分,R20次/分,BP150/90mmHg。FEV1/FVC <70% 创设问题情境 进行探究学习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导入新课 氧疗的目的 氧疗的适应症 缺氧程度的判断 新课教学 护理评估——缺氧程度的判断 护理问题——流量选择 护理措施——吸氧 (知识目标)把握一主线 小组讨论案例1 新课教学 (知识目标) 1.氧气成份、氧浓度和 氧流量的换算方法 2.氧气筒内氧气可供时数计算公式 新课教学 现场模拟、角色扮演 (能力目标) 视频教学 新课教学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