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届高中语文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从军行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一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从军行 文题解读 文本赏读 内容索引 文本拓展 文题解读 杨炯(650~693?),唐代诗人。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因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一事连坐,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 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迁盈川(今四川筠连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 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其诗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宇轩昂,风格豪放。杨炯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 一、诗人名片 初唐四杰的排序 “初唐四杰”排成“王、杨、卢、骆”的顺序,据说富有品第文章的意义,这是我们熟知的事实。如按年龄顺序,则应为卢、骆、王、杨,其间卢、骆要比王、杨平均大了十岁的光景。杨炯对此说自己“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因为杨炯年纪小得多,名字反在卢前,有愧不敢当之感,故说“愧在卢前”;反之,他与王勃是同年(同榜考中),名字在王后,说“耻居王后”,是不甘心的意思。 二、诗词故事 从军行,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词的“平调曲”,汉魏诗人常用这个乐府题写军旅生活,但到了唐代,汉魏乐曲大多已经亡佚,诗人只是用这个乐府题来写诗,无法配合乐曲演唱了,所以这首诗本来应当属于“乐府诗”。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三、文题背景 文本赏读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 一、诵读,整体感知 提示 该诗有两个特点:一是风雄骨健,表达了作者积极参军、保家卫国的雄壮情怀,尤其是结尾两句,直抒胸臆,掷地有声; 二是采用跳跃性结构,节奏明快。朗读该诗,既要慷慨激昂,深沉有力,又要节奏明快,气势雄壮。 提示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诗。 边关告急,书生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奉命出征,将士壮怀激烈,奋勇杀敌。沙场大雪弥漫,遮天蔽日,暗淡了军旗上的彩画,呼啸的狂风中交织着进军的震天鼓声,仿佛吹奏着胜利的号角…… 二、悟读,诗情画境 1.首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其中“照”字用得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心中自不平”中的“不平”具体指什么? 三、品读,鉴赏评析 答案 答案 “照”字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用夸张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机,生动传神地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仿佛真的看到战火已在眼前一样。紧张的局势,势必引起诗人的关注,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不平”指面对敌人入侵,义愤填膺。 答案 大雪弥漫,漫天飞舞,天色昏暗,战旗上的彩画已凋落斑驳;狂风呼啸,战况激烈,凛冽的寒风夹杂着紧急的战鼓声和呐喊声。诗人不从正面着笔,而是用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从人的视觉出发;“风多杂鼓声”,从人的听觉出发: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出心裁,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场面。诗以战地风雪烘托出战场的紧张情绪和肃杀气氛,以自然环境中的风、雪的冰冷与无情代替了对血腥战场的直接描绘,手法极高。 2.展开想像,描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所展现的画面,并加以赏析。 答案 3.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什么样的现实和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答案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表现了举国上下尚武好战和武人得到重用的社会现实以及作者忠君报国、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文本拓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语法部分 语法专项突破 第17讲 倒装句和强调句课件.ppt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语法部分 语法专项突破 第18讲 省略句、祈使句、感叹句、反义疑问句与There be结构课件.ppt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语法部分 语法专项突破 第1讲 冠词课件.ppt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语法部分 语法专项突破 第6讲 代词课件.ppt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语法部分 语法专项突破 第7讲 it的用法课件.ppt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语法部分 语法专项突破 第5讲 构词法课件.ppt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语法部分 语法专项突破 第2讲 名词课件.ppt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1 Unit 1 Friendship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语法部分 语法专项突破 第4讲 动词和动词短语课件.ppt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语法部分 语法专项突破 第3讲 形容词与副词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