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2018届高中语文 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VIP

2017-2018届高中语文 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届高中语文 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一、词人名片 三起六落之人生——三起四落 支持王安石变法的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原来反对新法的司马光等人入朝任要职,新法被逐一废除。苏轼被召入京,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等职。善拔擢后进,一时才士聚集左右,互栩诗文酬和,传为文坛佳话。因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遭旧派疑忌,再度请求外任,出知杭州,后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因受人诬告,又出知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 二、诗词故事 善于捕捉诗意的苏东坡 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的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任颖州知府时,一天傍晚,他与王夫人散步,当时月亮刚刚升起,院中梅花盛开。王夫人对苏轼说:“春月胜如秋月色,秋月色令人凄惨,春月令人欢悦,何人招赵德璘辈(指老朋友们)来饮花下?”王夫人的话触动了苏轼,他沉吟片刻,做了一首《减字木兰花》记载此事: 春庭月午,摇荡春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风薄雾,都是少年行乐处。不似春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受夫人的启发,苏轼生发联想,吟出的果然是一首好词。 三、文题背景 1.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乙卯即熙宁八年。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词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 2.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卑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的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3.王弗 王弗十六岁嫁给苏轼,生有一子苏迈。她美丽贤淑,“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亡妻墓志铭)她经常劝苏轼待人接物要谨慎,可惜恩爱不长,在二十七岁时因病去世。临终前对苏轼说:“妇从汝于艰难时,不可忘也。”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十年/生死/两/茫。不/思。自/难。千里/孤坟、无处话/凄。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 夜来/幽梦/忽/还。小/轩。正/梳。相顾/无言、惟有/泪/千。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 这是一首感情真挚、凄婉哀伤的悼亡词。上片抒写自己的哀思,诉说十年来的苦难生活,而致“纵使相逢应不识”,才四十岁就白了头;下片通过梦境写相思之切、梦中相逢之悲,最后写“明月夜,短松冈”下的孤坟,反映了“无处话凄凉”的苦痛,流露出词人怀念亡妻的真情实感,句句沉痛,字字悲哀,动人肺腑。 二、悟读,诗情画境 为了找寻一条船,一条能为我摆渡思念的船,我整整找寻了十年。只见白浪滔天,迷雾茫茫,遮断了我三千六百个望眼欲穿的日子。一定是你也无法抗拒思念。为了赴一次以十年为期的约会,我看见你分明乘着夜的翅膀,如一只黑夜的蝴蝶轻展着羽翼,栖于故乡你我曾经共同伫立过的窗口。在梦中,朦胧地看见你在窗前梳妆,还以为又回到了以前那段幸福的时光,一下子眼泪夺眶而出。泪水打湿了枕头,醒来时枕头已湿了一大半。抬头,明月。脑海中浮现出过去的一幕幕。猜想着,你坟头我亲手栽种的松树应该是满眼葱绿了吧! 三、品读,鉴赏评析 1.本词题为“记梦”,其实只有下片前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该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构思?请试作分析。 答案 本词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以梦为线索,分为三层。上片写梦前的思念,表达对亡妻的死别之痛、相思之苦。下片前五句转入写梦,实乃因“思”而成“梦”,先写所“思”后写所“梦”,自然成章。“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上片词意虽不涉梦,但写“思”即是写“梦”,仍然切合“记梦”的题意。“夜来幽梦忽还乡”,笔墨轻巧地一转,即十分自然地转入写梦。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相逢,用生活小细节抒发伉俪间的深情。结尾三句写梦醒后的悲凉心情,进一步抒发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之情。这种真挚、深沉的感情,在梦前、梦中、梦后一步步深化,凄婉哀伤,催人泪下。 如图表所示: 内容 线索 情感 构思 上片 现实 死别之痛、遭遇之悲 梦的基础 下片前五句 梦境 相逢之喜、伉俪情深 思的幻化 下片后两句 现实 肚肠寸断、凄苦难奈 梦的延伸 2.“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这样写有何用意? 答案 这三句话是词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即使夫妻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