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2018届高中语文 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专题检测(九)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VIP

2017-2018届高中语文 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专题检测(九)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届高中语文 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专题检测(九)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吟啸 矜持子衿 岑寂 B.料峭 俊俏 讥诮 悄寂 C.杆菌 轩窗 旰食 坩埚 D.点缀 辍学 掇拾 啜泣 答案 C 解析 C项分别读ǎn、xuān、àn、ān;A项yín、jīn、jīn、cén;B项分别读qiào、qiào、qiào、qiǎo;D项分别读zhuì、chuò、duō、chuò。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蓑烟雨任平生    任:任凭 B.夜来幽梦忽还乡 幽梦:梦境隐约 C.料峭春风吹酒醒 料峭:形容早春微寒的样子 D.何妨吟啸且徐行 且:连词,表递进 答案 D 解析 表并列。 3.请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如果说,苏东坡的盖世才华是他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的首要因素,那么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有情感的天性则是令人崇敬与偏爱的又一个原因。 答案 苏东坡的儒雅和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可以说是他盖世才华外的又一个令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的原因。 4.用“儒、道、佛”作开头重新组织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和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和创作充满了矛盾。 5.文学常识填空。 苏轼与欧阳修一起树立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欧苏”;苏轼又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6.名句默写。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4)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5)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6)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二、阅读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 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 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或:写山色湖光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 (2)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 答案 比喻、双关——“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写花的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一语双关。衬托——“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或许是因为仰慕美人,或许是因为音乐动听而停息,以此衬托弹筝女的美丽或音乐的美妙。 (3)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词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 答案 最后三小句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未正面写人、写音乐,反而写曲终人散,只见青翠的山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音乐仍回荡在山水之间,萦绕在人的心头,言有尽而意无穷。 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① 苏 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②渐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④,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 ①这首词是苏轼贬谪苏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②清洛:今安徽洛河。③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色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④蓼茸:蓼菜的嫩芽。蒿笋,莴苣笋。春盘:唐代以来的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整体理解:词作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品茗、野餐的情味,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B.词作上片可以这样描述: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混黄迷漫,迤逦向前。 C.人物形象分析:词作第一句写风斜雨细,瑟瑟寒侵,作者置身其中,物我两忘,这与唐代张志和所刻画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烟波钓叟”同为隐逸者形象。 D.艺术形象分析:作者以“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形象鲜明,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答案 C (2)简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 答案 一个“媚”字引出了雨后初晴,阳光明媚的初春美景,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写活了,似乎淡烟和疏柳也懂得献媚“晴滩”似的,给人以动感。 (3)就全词来看,结尾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中的“清欢”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景色的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