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届高中语文 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九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从晚唐五代到北宋中叶,在文人的观念中,词始终被视为“娱宾遣兴”的“诗余”、“小道”,让歌妓唱来助酒的风流小曲,写来写去转不出儿女情长、悲欢离合的圈子。直到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才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这叫“新天下耳目”。凡能写进词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而且,他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形成了一种与诗相通的、雄壮豪放、开阔高朗的艺术风格。 专题导语 学习本专题,重点把握以下内容: 1.了解苏轼的生平与思想以及苏词对宋词的深远影响。 2.初步了解苏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 3.通过比较,了解苏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及豪放词的艺术风格。 学习本专题,特别注意: 1.使用比较法,将苏词与晏词、柳词比较,将豪放词与婉约词比较,认识苏词特色。 2.注重探究,多方走问、占有资料,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加深对苏轼其人其词的认识。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文题解读 文本赏读 内容索引 文本拓展 文题解读 三起六落之人生——一起二落? 苏轼(1037~1101),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士家庭。父苏洵由发愤读书而入仕,受父亲影响,苏轼走上了同样的道路, 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二十岁时,受欧阳修的赏识,考取进士,治平三年,任命直史馆,开始了似乎大展才华的仕宦生涯。但不久,因不主张骤然变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杭州通判,后徙知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期间,体恤民情,改革邑政,颇有政绩。元丰二年因诗讥新法,以“讪谤朝政”罪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获释,贬黄州团练副使,移汝州。 一、词人名片 苏轼名字的由来 苏轼名轼,字子瞻。他从小生性活泼外向,于是苏洵给他起名字时,便用了“轼”字,指暴露于车厢前的横木;凭轼而立,可以高瞻远眺,所以字曰“子瞻”。这个名和字,寓示了苏轼性格的磊落正直、毫无掩饰。苏洵也曾告诫过苏轼:“车如果没有轼,就不是完整的车;人如果不正直,就不是完整的人。但轼横于车前,毫无掩饰,如遇翻车,则首先折断。你的性格过于耿直外露,如不收敛,将来恐怕要吃大亏。”这些几乎就成了苏轼今后生活道路上的预言一般。 二、诗词故事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三、文题背景 文本赏读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一、诵读,整体感知 提示 作者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生活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全词情感超脱旷达,词人乐观自信的情态呼之欲出。“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全词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大丈夫的胸怀。 提示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这仍是穿林听雨、吟啸徐行的苏东坡,风飘飘,水寒寒,他驾一叶扁舟来到赤壁之下,不经意间,“乌台诗案”的苦楚又掠过心头。面对这漫漫江水,他顿悟了。哀吾生之须臾,不如听江上之清风,看山间之明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怨只属于多愁善感的李后主,他只唱“大江东去”的豪迈,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二、悟读,诗情画境 1.借助词前小序,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 三、品读,鉴赏评析 答案 苏轼不愧为豪放派的开山之祖,就算是身居贬谪之地,就算是骤雨淋身,也依旧以洒脱、旷达的态度相对。我们仿佛看见词人穿行雨林中,昂首啸吟,慢步徐行,一种风吹雨打浑不怕的高昂气概。而字里行间所述心志,那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达观态度,超然物外的人生观,就更令后人吟之而赞叹不已了。 答案 2.开头“莫听”、“何妨”两个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 答案 “莫听”表现了词人在风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态度,从而反映出作者旷达的处世态度。“何妨”写出词人在风雨面前还要吟诗长啸悠然信步,更隐含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无论是自然风雨还是现在正在遭受的政治风雨,词人都轻而易举地用“莫听”、“何妨”将它们化为乌有,毫不在乎。 3.试分析“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18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2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19 Unit 4 Body language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21 Unit 1 Great scientists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22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23 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24 Unit 4 Make the news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26 Unit 1 Art 新人教版选修6.doc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25 Unit 5 First aid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新课标)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27 Unit 2 Poems 新人教版选修6.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