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系统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_从自组织与他组织视角.docx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系统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_从自组织与他组织视角.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系统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_从自组织与他组织视角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系统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从自组织与他组织视角*吴晓亮(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摘要]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具有丰富独特的外部资源环境,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对相关产业人才资源的管理与持续开发问题。从自组织与他组织角度出发,通过控制论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可为这一领域进行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提供新思路以及有益参考。[关键词]云南民族文化产业;人力资源;自组织;他组织;控制论[中图分类号]F2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110(2013)03-0129-07一、引言在全球掀起发展绿色经济的浪潮下,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时至今日,文化产业不仅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云南民族文化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文化优势和政策优势,近年来以年均20%的增速快速发展,至2010年已占到云南省GDP的6.1%,成为继烟草行业后的又一支柱产业。但文化产业的发展若离开大量高素质从业者的支持,必将成为无源之水,即便有短暂的繁荣也只是昙花一现。因此,云南民族文化产业要想做大做强,获得长期持久的发展力,必须加强对从事本产业人才资源的培养、开发和管理。二、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系统的环境资源与人力资源分析(一)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系统的支持性资源环境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载体系统,谓之系统,首先它是一个囊括了云南多个少数民族文化和多个艺术门类的产业载体,即拥有种类多样的系统组分;其次,这些构成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系统的组分以“云南的特色文化与艺术”这一方式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最后,在云南独特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中,各种系统组分以一定结构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产生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作为系统的组分、结构和环境,它们决定着系统的属性和功能,同时,三者之间互动所产生的“分离力与整合力”的强弱,决定了系统生存延续能力的强弱。[1][p.28]一切系统都在环境的影响中生存、运行、发展和演变,环境具有向系统提供资源的能力,系统学把这种能力称之为“原动力”。对于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系统而言,云南民族文化就是为其提供“原动力”的环境。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因为“大分散、小聚居”的空间分布而形成“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的云南区域性民族文化特色。同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水文矿藏、生态环境等也为云南地方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储了丰富独特的创新资源。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在类别上大致可分为6类:物质文化类、非物质文化类、自然生态文化类、民族民居文化类、民族器物文化类以及古代文化类,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独特性、多样性、差异性等特征,为云南文化产业提供了独具魅力和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价值。依托丰富独特的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大环境,通过创造性的再生和转换,将其开发为民族文化产业,有机地形成可持续开发的民族文化产业链,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以及对民族文化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价值。(二)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系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系统学理论指出“增强系统维生能力的途径无非是:提高组分的素质,寻觅、使用、保护关键组[收稿日期]2013-02-21[作者简介]吴晓亮(1982—),男,云南昆明人,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130·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5卷分;保护和改进系统的结构;选择适当环境,提高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改善环境,或创造更适宜的环境。”[2][p.121]在我们的社会系统中,对组分、结构、环境的改变起决定性作用的无疑是人,因为系统孕育、发生、成长、完善、转化、衰老、消亡的过程,其实质都是以人的意愿和行为在引导。管理学者们也认为:“任何资源的分配、协调实际上都是以人为中心。”[3][p.106]因此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系统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着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兴衰成败。据《2005年云南文化产业报告暨首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特刊》中的《云南民族民间艺人和云南工艺美术大师名单》统计:云南有工艺美术大师和民族民间美术艺人共257人,年龄在30岁———84岁之间。其中分布在16个州市的民族民间美术艺人50岁以上者为102人,50岁以下60人。另据2006年省工艺美术行业普查办公室普查数据显示:“全省民族民间工艺产品97.91%以小型企业、手工作坊的单打独斗形式生产。行业分布不均,产业链连接薄弱,因人亡技绝而出现人才断档,民间民族艺术人员逐日减少。在21名工艺美术大师中,小学学历4名,初中学历4名,职业中专9名,高中1名,本科1名。截止2006年12月,全省工艺美术生产企业从业人员35051人,多数为中专以下学历。有云南省国家级美术大师3名,去世1名,居全国倒数第一。”[4]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