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幼儿性格发展的特点 性格是一个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比较稳定的.doc

幼儿性格发展的特点 性格是一个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比较稳定的.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性格发展的特点 性格是一个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比较稳定的

幼儿性格发展的特点 性格是一个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儿童期处于性格发生和逐步形成的时期。儿童生活实践的不同,会促成性格发展的差异,那伯是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性格也不尽相同。有关同卵双生女的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有一对同卵双生的姐妹,外貌十分相似,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都在同一个学校读书,但性格却有明显的差异。姐姐比妹妹善谈吐,好交际,也比较果断、勇敢和主动。在话和回答问题时,总是姐姐先说,妹妹只表示肯定或作补充。造成她们性格上的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她们的生活实践不同。原来,从很小的时候起,她们的祖母就作丁一个决定,并征得她们父母的同意,在双生女中认定姐姐是负青人,责成姐姐照管妹妹,对妹妹的行为负责,作妹妹的榜样,并首先执行成人委托的任务。于是,姐姐在这种生活实践中经受了锻炼,较早地形成了独立、主动、果断、善交际等特点,而妹妹则养成了追随别人,好听从别人的习惯。 当然,影响儿童性格发展的不仅仅是他的生活实践,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神经系统类型特点。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指出,具有不同神经系统类型特点的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心理倾向性不同。拿情感表现来说,兴奋型的儿童情感活动强烈,发生迅速,表现朗显,抑制型(弱型)的儿童情感活动微弱,发生迟缓,表现不明显。这种差异对孩子性格的情感特征有重大影响。又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的任何紊乱,都会明显地反映在人的性格特征表现上。再如儿童的健康状况,如有无疾病、体质强弱等,也会对性格发展有一定影响。 3岁前的乳、婴儿、自我意识还处于萌芽状态,很难意识到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同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也很不稳定。所以,很难形成较稳定的性格特征,只能说有一些萌芽状态的性格表现。例如,被过分娇惯了的孩子,容易有执蚴的表现;被过分压抑了的孩子,容易有自卑的表现;被过分放纵了的孩子,容易有霸道的表现;被过分恐吓了的孩子,容易有怯懦的表现等。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孩子也可以表现得听话、自信、谦让、勇敢等。但是,不论哪种性格表现,都是不稳定的。孩子的这些表现,虽然还只是一些不大稳定的性格倾向,但它们都是以后形成稳定性格的基础。 学龄前期是儿童性格初步形成的时期。有的研究材料把人的整个性格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本质不同,但又互相联系的阶段。学龄前期恰好处在性格形成过程的第一阶段,就是性格受情境制约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行为常常随着具体生活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直接反映外界影响。这的幼儿缺乏稳定、巩固的主观态度,因此,他们的行为比较容易得到改造。第二阶段是学龄初期和学龄中期,是指小学和初中阶段,这是稳定的内外行动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稳定的行为习惯正在形成,因而性格的改造变得较为团难。第三阶段是学龄晚期,就是高中阶段,这是行为受内心制约和行为习惯已经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性格的改造就更加困难。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幼儿性格的发展,是人一生性格发展的第一阶段,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引用 回复 举报 ? (作者:jiqb 2004-9-1 12:03:54) [资料] [短信] [好友] [邮箱]第 30 楼  一、性格表现受外在情境制约 性格本来是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成熟的性格表现应该受人的稳定的内心世界制约。但是幼儿的性格表现却并不是这样。恰恰相反,它常常受外在情境的制约。例如,一个孩子摔倒了,如果家长表现得十分镇静,而且鼓励他自己站起来,他可能“勇敢”地自己站起来,相反,如果家长显得十分慌张,急忙去安慰、搀扶,孩子就可能表现得“娇气”,哭哭啼啼地靠家长搀扶。又如一个孩子伸手枪夺别的小朋友的玩久如果遭到家长或老师的批评或责备,可朗表现得“害臊”;如果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怂恿,就可能变得更加“粗野”、“霸道”。这种情境性制约作用,还在孩子性格表现的指向性上明显地表现出来。例如,在严厉的爸爸面前,显得十分老实、听话、少言寡语;而在对他百依百顺的妈妈面前,会显得放纵、执蚴,而且娇言呢语地喋喋不休。假定是在既温和又善于教育的父母面前,则有可能变得既活泼,又听话。当然,不论哪种表现,开始阶段都是极不稳定的。但是,久而久之,在同类情境的反复感染下,就可能逐渐变成稳它的性格。因此家长应当注意,从小就为孩子创设培养良好性格的必要情境。 二、对客观现实缺乏稳定的主现态度和与现实相盾应的行为习惯 由于幼儿性格受外在情境制约,很不稳定,所以难于形成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也不可能全面形成各种行为习惯。幼儿只在同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方面形成一些行为习惯,并且随之形成比较稳定的主观态度。例如,他睡觉必须用自己盖惯了的被子,如果突然给他换了被子,就会引起他的不快或不安,有时甚至招得他又哭又闹。但即使是这类已经形成的行为习惯和主观态度,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在更多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