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心理调适--幼儿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小衔接心理调适--幼儿教育.ppt

----幼小衔接家庭心理调试 主 讲:陈 静 中华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中华家庭教育家庭讲师 微信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QQ号:806886949 呼伦贝尔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 您的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有没有求知、求新的欲望,是否热切 希望进入小学学习;适应新环境的能 力是否强,对陌生的环境是否畏惧害 怕,同陌生人说话是否胆怯...... 男孩家长请关注 幼儿园教育 小学教育 学 习 学习环境 宽松活泼 严谨规范 学习内容 以动手动脑的游戏为主 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习形式 培养学习兴趣并进行知识启蒙教育,一般没有考试。 系统学习,需要完成作业,有考试的任务和压力。 生 活 教育不同 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生活,保教一体。 老师侧重于学习与品德的教育,生活照顾相对较少。 时间不同 30分钟教学以教学游戏为主 40分钟课堂以听课为主 行为规范不同 较自由,鼓励孩子自由发展。 较规范,学校规章严格。 交往不同 多在老师和家长视线范围和老师的组织范围内与小朋友交往。 课间、课外由学生自由支配,小朋友交往的独立性强。 幼小衔接家庭心理调试 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 幼小衔接家庭心理调试 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1.片面性衔接 ?重视“智育”的衔接, 忽视能力与习惯的 衔接。 互动:家长最关注小 学什么? 幼小衔接家庭心理调试 2.突击性衔接 误认为入学前半年才衔接,忽视儿童在入学前就应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加以培养。 案例:小辉妈妈的 不正确引导和强化 训练导致孩子对小 学生活的恐惧心理。 幼小衔接家庭心理调试 互动: “拔苗助长”的教育给家长什么启示? (违背了孩子身心规律,效果适得其反) 幼小衔接家庭心理调试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1、 家长了解自己面对的困惑吗 a.是否应该教会孩子一些小学知识,这样他才能在小学一年级学习跟得上甚至领先 b.孩子在幼儿园很受老师的关注,可是小学老师似乎不太看重我的孩子 c.这孩子在学校总和小同学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回来就哭,烦死人了。 幼小衔接家庭心理调试 d.作为家长,我都不知道怎么教孩子做作业,也不会教 e.整天要陪做作业,我 哪里有这样的时间? 不管了,我想让他独立 f.成绩怎么差,要不要 找家教 g.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幼小衔接家庭心理调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门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学准备的必要内容。 幼 小 衔 接 家 庭 心 理 调 试 温馨建议:儿童在入学前缺乏时间概念和规则意识。家长要把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从日常生活的每件小事严格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幼小衔接家庭心理调试 2、如何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幼小衔接家庭心理调试 首先,在孩子面前谈论入小学的事情,要用上愉快的语调。 送给孩子的三句话: 面对生活,要微笑着说“太好了!” 面对困难,要敢于说“我能行!” 面对长辈,要善于说“谢谢您” 温馨建议: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应做好学习能力的评估。发现孩子在哪方面能力发展不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发展幼儿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心理能力。即: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想象、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具体的操作:控制看电视,游戏活动的时间,尝试以阅读活动来代替。 幼小衔接家庭心理调试 其次,家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父母的一举一动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之间要以对孩子的教育是一致的,与学校教育也应保持一致。 多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灵。 (一)建立和谐美好的亲子关系 (二)正确定位好与老师的关系 (三)运用科学有效的家教方式 (四)改变生活方式 幼小衔接家庭心理调试 如何调整家教方法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