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全防雷工程技术考试题库.doc
第一部分 试题
填空题
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题库(填空部分)
(一)雷电原理
1、通常雷暴云上部荷正电荷,下部荷负电荷,云底荷少量正电荷。
2、地闪电场的C变化具有大气电场稳定而大幅度的变化。
3、一般轻离子的迁移率较重离子大二个数量级。
4、大气离子的迁移率与大气的粘滞系数成反比,即与大气的密度成反比。
7、晴天大气传导电流是大气离子在电场 作用下形成的电流。
9、通常对流云的荷电量较层状云荷电量要大。
10、闪电电流方向向上 称为负地闪。
11、晴天大气对流电流是大气离子随气流垂直移动下形成的电流。
13、在第一闪击之后形成的沿第一闪击路径由云中直弛地面的先导称箭式先导。
14、地闪的第一闪击是指由梯式先导到回击这一完整的放电过程。
(二)法律法规
1、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明确规定了防雷工作的组织管理部门,即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气象法三十一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 (气象法三十一条)
9、《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对监测与预警、防雷工程、防雷检测、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防雷产品等五个方面做作了规定。(8号令各章题目内容)
(三)技术标准
1、电磁感应是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它周围的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由雷电引起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统称为雷电感应。(GB50057-94 附录八)
2、低压线路宜采用电缆埋地引入,当难于全长采用电缆时,允许在不小于2米距离内改用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GB50057-94 之 3.2.3条)
3、根据GB50057-94规定,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直击雷防护的避雷网的网格尺寸应不大于10×10m或12×8m。(GB50057-94 之 3.3.1条)
4、根据GB50057—94的规定,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避雷带(网)的引下线应不少于 2 根,其设置间距应分别为 12m 、 18m 、 25m 。(GB50057-94 之 3.2.4条 3.3.4条 3.4.7条)
5、第一类、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设立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 冲击 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 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每根引下线的 冲击 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30 Ω。(GB50057-94 之 3.2.4条 3.3.4条 3.4.2条)
6、避雷针接闪器长度为1-2米时,用圆钢制作时直径不应小于 16 毫米;钢管直径不应小于 25 毫米。(GB50057-94 之 4.1.1条)
7、建筑物防直击雷装置避雷带(网)用圆钢制作时直径不应小于 8 毫米;用扁钢制作时截面积不应小于 48 平方毫米,其厚度不应小于 4 毫米。(GB50057-94 之 4.1.2条)
8、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 2.5 米,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为 5 米。(GB50057-94 之 4.3.2条)
9、加油站、液化气站金属储油(汽)罐壁厚< 4 毫米时,应装设避雷针(网)。壁厚≥ 4 毫米时,可不装设避雷针(网),但应接地,在年平均雷暴日≥ 40 天的地区仍应装设避雷针(网)。(P349 GB50074-2002 之 14.2.3条 14.2.12条)
10、若从空间位置来分类,可将闪电分成云内闪电;云际闪电;云地闪电。(雷电原理P137)
11、建筑物的防雷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GB50057-94 之 2.0.1条)
12、北京人民大会堂其建筑应划为二类防雷建筑物。(GB50057-94 之 2.0.3条)
1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3 m。(GB50057-94 之 3.2.1条)
14、有一座属于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层大厦,高度为92米,在设计时应采用以下防侧击雷措施:从 30 米起每隔不大于 6 米沿建筑物四周设 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 。(GB50057-94 之 3.2.4条)
15、第二类建筑物防直击雷装置宜装设在建筑物上,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尺寸不应大于 10m×10m 或 12m×8m 的避雷网格。避雷针(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为 45m 。(GB50057-94 之 3.3.1条)
16、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不应小于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安全技术管理.ppt
-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汇编.doc
-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1-4章)识图与施工基础、变配电工程、动力及照明工程、防雷接地工程.ppt
- 建造入级船舶检验申...doc
- 建造师复习工程技术部分(2010年港口与航道实务).doc
- 徐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工艺专业.doc
- 微生物发酵床养鸡技术推广应用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doc
- 微生物应用技术 说课.ppt
- 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及应用.ppt
- 微生物菌剂论文:微生物菌剂在作物化肥减量化技术上的应用研究.doc
- 2025年中国PVC镀铝胶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RB鞋底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SB龙凤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社交礼仪PPT学习课件.ppt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6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 2025年中国SDS钻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SB树叶南瓜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RGB键盘鼠标复合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P形大班台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