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意象与中医-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PDFVIP

意象与中医-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象与中医-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4 年6 月第38 卷第3 期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 1 • 意象与中医 崔蒙,李海燕,胡雪琴,贾李蓉,杨硕*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摘要:意象和中医同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的思维层面和指导实践的理、法、方、药上都带有深刻 的“意象”烙印。中医药信息学继承了中医学的思维特点和理论基础,并创新性地运用数据和信息研究中医 意象世界。 关键词:意象;中医;意象世界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3.001 Imager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Cui Meng, Li Haiyan, Hu Xueqin, Jia Lirong, Yang Shuo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Imager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both originated from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TCM thinking level, principles, treatment, prescriptions and medicine to guide clinical practice all have been imprinted by Imagery mark profoundly. TCM Informatics inherits the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TCM, and innovatively uses data and information to research the world of TCM imagery. Key words: imagery; TCM; world of TCM imagery 意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而哲学的土壤孕育了 归纳、演绎、推理、判断和总结,最终形成一个完整 中医学。意象就如同人体中的血液,伴随着中医一起 的认识。“象”是所有物体表现于外的征象。 生长、成熟和完善。 “意象”起源于哲学,昌盛于美学。魏晋时期刘 1 意象 勰在《文心雕龙》中将“意象”与审美熔铸在一起, “意象”一词,《辞海》是这样解释的:①表象的 开创了中国古典美学意象理论。后来演绎和发展出来 一种。即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象 的中国传统美学一直以“意象”为标准看待世界,认 性表象。②中国古代文论的术语。指主观情意和外在 为我们的世界不仅是物理的世界,而且是有生命的世 物象相融合的心象。“意象”在中国由来已久,《周易》 界,是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人与自然界融合的世 的卦象就是一种表意的工具,这个“意”是天意,也 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清代叶燮在《原诗》中对意 即人的主观意图。天意为什么要用卦象来表述呢?《周 象做了更深一步的探讨,他认为“必有不可言之理, 易•系辞上》中是这样解释的:“子曰:书不尽言,言 不可述之事,遇之于墨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 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 然于前者也。”“诗之至处……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 以尽意。”所谓天意幽深精微,用取类比像的手法才能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