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失街亭》导学案

《失街亭》教学参考 一、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重点 1.了解三国时相关的历史背景,熟悉故事情节。 2.分析诸葛亮、马谡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难点 1.学习我国古典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讨论街亭失守的原因,总结教训。 二、知识点分析 1、词语积累 等闲之辈:平常的人。 四至八道:四至,东西南北四方的界限。 八道,八面通行的道路。 城垣:指营寨。 掎jǐ角之势:把军队分驻几处,作战时互相支援,这种形势叫做“掎角之势”。掎角,原指捕鹿的时候,有人抓住鹿的角,有人扭住鹿的脚,协力合作 哨见:探见。哨,巡哨。 有命:有运气。 端然:稳固地。 不谐:不顺利。谐,谐和。 垓gāi心:战场的中心。 跌足:跺脚。 鼓噪:击鼓喧哗。 明正军律:严明地执行军法。 兵戈方始:战争刚开始。 思舜帝殛jí鲧gǔn用禹议:思念舜杀死鲧用禹的道理。传说上古时候,鲧因治水无功,被舜杀死,后来舜又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马强说这句话,是请求诸葛亮在杀死他之后,还能照顾他的儿子。殛:杀死。 2、人物形象 课文看重了诸葛亮、司马懿和马谡三个人物。诸葛亮是全篇的中心人物。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塑造得比较成功的人物艺术形象之一。作者把这个人物作为理想中的“贤相”而加以尽情地美化和颂扬。《失街亭》中,作者没有像其他章回那样神化他,而是把他写成有血有肉的人,展示了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文中通过街亭争夺战,双方统帅反复较量,优势、劣势的互相转换,突出地刻画了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他的突出特点是谨慎、大胆果断、知彼知己、料事如神、严以律己、赏罚分明。 谨慎,在街亭防守问题上表现得极为充分,一再指出街亭的战略意义,并指出司马懿、张●之能以引起马谡的警惕,当马谡接受任务后,不仅调了精锐部队,而且特选老成持重的王平去作马谡的助手,对防守作了具体交代,惟恐两人有失,又继派高翔;当考虑到张翔非张邰对手,又再派魏延到街亭,加固防线,将谨慎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胆果断,集中表现在“空城计”这一场面里。当时西城空虚,重兵压境,众官失色,实力悬殊,打、守、退都势在必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诸葛亮镇定自若,当机立断,大开四门,登楼焚香操琴,吓退司马懿,化险为夷。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敢于出奇制胜,一方面固然由于他的知彼,更重要的还是他的胆识过人,从而取得成功。文章一开头,他就断定司马懿必取街亭,街亭失守后,又保证了蜀兵安全后撒。空城计时,不仅预计对方会错断,而且料定敌人必走山北小路,事先让关兴和张苞在武功山埋伏疑兵,同时估计中计后的司马氏必再来西城。这都有力地表明了诸葛亮知彼知己,料事如神。文章第七节当孔明接到街亭、列柳城失守的战报时,跌足长叹“此吾之过”,在斩马谡这一情节中,对全师而还的赵云,亲引诸将出迎,并厚加赏赐。对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的马谡,并不因为义同兄弟而徇情,照样明正军法,并深恨已之不明,用人不当,请自贬丞相之职。 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劲敌,诸葛亮称许他为“非等闲之辈”,能分析敌情,调度有方,老谋深算。但他知人深而不透,只知诸葛亮“谨慎,多计”,而不了解诸葛亮在特殊情况下会行险,设空城计来出奇制胜,这正是他不及诸葛亮的地方。 马谡,是守街亭的主将,他骄傲轻敌,麻痹自满,甚至狂妄;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只知死背兵书,主观地布置和命令,拒不接受王平的正确意见,辜负了孔明的期望和重托,破坏了全局的战略部署,是一个十足的军事教条主义者,给蜀兵造成极大的威胁,“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3、结构图解 一、情节的开端 再叮咛孔明遣将 (1-2) 立誓言马谡领命 二、情节的发展 套兵书屯军山顶 (3) 拒谏言留下隐患 三、情节的高潮 探虚实司马布阵 (4-6) 被围困街亭尽失 四、情节的结局 想补救为时已晚 (7) 回汉中前功尽弃 五、情节的尾声 明军纪泪斩马谡 (8-9) 思先帝孔明责己 4、《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作者简介 《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 小说的产生,有它自己的历史过程。从李商隐的《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来看,最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加广为流传。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已出现说三国的专家霍四究。金元演出的三国故事至少有《三战吕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种,在这些剧本中,继续表现了尊刘贬曹的倾向。三国故事流传既然有那么长的历史,那么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小说,可能很早就产生了。但今存最早的也是惟一的一部《三国志平话》是元代至治年间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一书,是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