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如琴台与王建永陵》文字版
相如琴台与王建永陵
汉司马相如琴台,为成都西郭名胜中之最著者,自六朝而后,诗人之题詠,史乘之记载,接踵相望,风流韵事,流传至广。但自1942年—1943年四川博物馆在其处发掘后,证明其为五代前蜀王建之永陵,与相如之琴台无关,然永陵何以误为琴台,其中亦必有由也。因参诸记载,并斟酌实际情形,略为考而出之,亦或可为谈地方掌故者之一助也。
成都琴台之最早见诸记载者,均以为系粱简文帝之登琴台诗,其诗曰:
芜阶践昔径,复想鸣琴游;音容万春罢,高名千载留。
弱枝生古树,旧石染新流,由来递相叹,逝川终不收。①
按梁简文帝足迹未至蜀,其所詠是否成都西郭外之琴台,是乃大可注意者。琴台之名,见于记载中稍早者,不一其处②。山东单县东南0.5公里旧城北有子贱之琴台,浙江海盐县东门外有伯牙琴台,相传伯牙曾鼓琴于此,其侧有闻琴村,及闻琴桥。湖北汉阳城北1公里许亦有伯牙琴台,亦称伯牙台。《湖北通志》(民国十年修本,卷15)古迹条记载:
伯牙台一名琴台,在县(汉阳)北大别山尾,相传锺期听琴于此。
清汪中《述学·外篇》,汉上琴台之铭序(代毕尚书作):
自汉阳北出二里,有邱焉,其广十亩。东对大別,左界汉水,石堤亘其前,月湖周其外,方志以为伯牙鼓琴,锺期听之,盖在此云。居人筑馆其上,名之曰琴台,通径直道,来止近郊,层轩累树,迥出尘表。上多平旷,林木翳然,水至清浅,鱼藻交映。可以栖迟,可以眺望,可以泳游。无寻幽陟远之劳,靡登高临渊之惧,懿彼一邱,实具二美。桃花渌水,秋月春风,都人冶游,曾无旷日……”
读汪容甫之序,可知汉阳之琴台,为武汉名胜之冠。不过此琴台起于何时,方志轶于记载,不得而知,想其非起于近代,或者甚古也。按简文帝生于粱天监二年(503年),五年(506年)封晋安王,普通四年(523年)累迁都督雍州刺史,中大通三年(531年)被征入朝。梁时之雍州,侨治襄阳,汉阳为适当往来襄阳道上之要冲,简文所登,或为此琴台乎?又细玩其诗意,颇不类詠相如文君之事者。例如“高名千载留”,自相如至简文,不过七百余岁,亦无“千载”。但自伯牙至简文,则恰合“千载”之数也。又如“逝川终不收”,今王建永陵附近实无大川,而汉阳之琴台,则前临汉水,后背长江,正与此相合。虽诗人之言,不尽实指,但亦终根据事实也。其非指成都之琴台,似甚共明显。
《四川通志》卷48引《成都记》云:“琴台在浣花溪之北,梁萧藻镇蜀,增建楼台,以备游观。桓宣武伐蜀,下营于此,掘得大罂二十余口,盖以响琴也。隋蜀王秀更增五台,并旧台为六焉”。《成都记》成于唐宣宗大中八九午(854—855年)间,其书今佚。其中所言,不知何所据?萧藻镇蜀为天监元年(502年),时为简文帝生前一年,藻在蜀约八年③。桓温伐蜀,为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年),又更在其前。其所言“掘得大罂二十余口”,久未得其解,因古人无在一处埋如许大罂之理,响琴之说,全为臆测,亦无是理也。近忽悟其所掘得者,或为陶井壁,前人不识,或误为大罂耳。此类井壁,成都附近随处均可掘得,均汉代物。如掘得一稍完整之井,则有十余口④。
琴台之说,亦不过为一种附会,相如安用筑一高台以鼓琴?虽其娶卓文君后,得“僮百人,钱百万”,“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亦无筑一高台以鼓琴之理。大概琴台之说,系起于六朝末年,或因相如宅之琴堂而误。
王褒《益州记》(《蜀中广记》卷2所引)云:
司马相如宅在州笮桥北百步许。李膺云:“市桥西二百步得相如旧宅”。今海安寺南有琴台古墟。
益都《耆旧传》(《太平寰宇记》卷72所引)言:
宅(相如宅)在少城中笮桥下有百许步是也。又有琴台在焉,今为金花等寺⑤。
《太平寰宇记》卷72:
相如宅在州西四里,《蜀记》云:相如宅在市桥西,即文君当垆涤器处。
《寰宇通志》卷61:
相如宅在府城西五里,即文君当垆涤器处,旧有琴台,后废为寺。
《四川通志》卷48:
琴台在城外市桥西,汉司马相如宅内⑥。
此外言相如宅与琴台者颇多,类皆展转抄袭,无甚新解,且所言之方位,各为不同,亦不能为之确指。《寰宇记》所引之《蜀记》,是否杨雄之《蜀记》,不得而知。不过其言“即文君当垆涤器处”,则有未审。据《史记》及《汉书》,均言在临邛,而不在成都也。况相如文君此举,所以羞卓王孙者。若于成都,则失其意义矣。但综合各家所记,均以相如宅近市桥,或笮桥。而市桥与笮桥,或言其为一桥二名,或言其为二桥,言者多不能详。按古时成都西南两江七桥,相传为李冰所造,上应七星。《华阳国志·蜀志》曰:
州治太城,郡治少城。西南两江有七桥。直西门郫江中冲治桥。西南石牛门曰市桥,下石屋所潜渊中也。城南曰江桥,南渡流曰万里桥。西上曰夷里桥,上(当作亦)曰笮侨。桥(当作又)从冲治桥西出(当作北)折曰长升桥。郫江上西有永平桥。长老传言,李冰造七桥,上应七星,故世祖谓吴汉曰:安军宜在七星间。
《国志》之文,譌夺殊甚,《水经注》江水条记成都两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