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分类诠释.doc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分类诠释

教育篇  【原文】子曰:“自行束脩①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①束脩(xiū):即束带脩饰。古人年十五,可以束带脩饰以见外傅。又一解,脩是干脯,十脡为一束。 【译文】孔子说:“凡十五岁以上,我没有不愿教诲的。” 【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不分贫富、地域等。” 【现代诠释】这两章是孔子“仁者爱人”“泛爱众”在其教育思想上的直接体现。人们的社会角色、经济地位、智力结构有差异,但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是相同的。人们只要“自行束脩”,孔子则“有教”、“无悔”。就平民而言,这就使他们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获得了进入政治舞台的跳板。孔子在这里不仅提出了教育均享的原则,而且弘扬了“因材施教”“教之则善”的教育理念,对于日后国民教育的普及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原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性本相近,积习使彼此相距悬殊。” 【现代诠释】孔子说“性相近”,是就人与人之间而言,不同于孟子的性善,区分于人与禽兽。孔子说相近,而非相同,意味着他也看到了人们的天性差异,但是大同小异。相对于先天,后天的积习对人的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我们今天强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即是正视“习”的重要。 【原文】子曰:“中人①以上,可以语②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①中人:中等才智的人。②语(yù):告诉。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现代诠释】性相近而非相同,人和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先天的差异,而道又是有高低深浅之分的。因此,善于教育的人,会根据学生的天赋、觉慧、才智因材施教。“中人”的确定,意味着教育者对学生有一个深入了解的过程;“中人以上,可以语上”,而不是“上人以上,可以语上”,意味着孔子关注到学生的可发展空间,类似于今日的“踮踮脚,摘苹果”。 【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学了以后才知道的次一等;遇见困难再去学习,又次一等;遇见困难还不学习,这是最下等的了。”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①,敏②以求之者也。” 【注释】①古:这里指古代文化。②敏:勤奋。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现代诠释】“生而知之者”,即所谓天才,抑或在某个领域,诸如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智商出众者,以今天人才学的观点看,也是有的。但“学而知之”是主流,是正途。而“学而知之”与“困而知之”的差异就在于后者尝到了无知的恶果,付出了人生的代价。至于“困而不学,民斯为下”,更是不足为奇。而孔子“我非生而知之者”,恰恰是他的诚实。孔子以自己这一个例,证明了“学而知之”的正确性。那么学什么?如果局限于现世的见闻,则即便人生有百年,所历也是有限。于是把眼光投向了古代,因为今天是昨天的延续。 【原文】子夏曰:“仕①而优②则学,学而优则仕。” 【注释】①仕:做官。②优:充足,富裕;这里指有余力。 【译文】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便应学习;学习还有余力,便应从政。” 【现代诠释】孔子有着明确的政治理想。远期是大同世界,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近期是小康社会,即实现“仁政德治”。所以他兴学的目的是“学而优则仕”,是要培养治世贤人,去改变“天下无道”的社会。“学而优”说明业已学成,“仕而优”说明学成后还要不断学习,是今日终生学习的滥觞。 【原文】子张①学干禄①。子曰:“多闻阙③疑,慎言其余,则寡尤④;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①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是孔子晚年弟子。②干禄:干,求;禄,俸禄。干禄,即求仕。 ③阙:空,这里指放置在一旁。 ④寡:少 。⑤尤:过失,错误。 【译文】子张要学求官职得俸禄的办法。孔子说:“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加以保留,其他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不做,其他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这样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 【现代诠释】子张问“干禄”,孔子答以“见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关联。多闻多见,又能阙疑阙殆,接着慎言慎行,最终一定能寡过寡悔。在学问的过程中,不仅要积累学识,而且要完善德行,最终德才兼备,“干禄”自不待言。 【原文】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①,不易得也。” 【注释】①谷:古时有以谷米为俸禄的,所以谷指俸禄,这里指做官。 【译文】孔子说:“学了三年,并不打算做官,这样的人,很难得。” 【现代诠释】出仕当然有利禄的因素,但也在于行道。学了三年,还不打算做官,说明其志不在小。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