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_多晶硅投资热潮之隐忧
中国 多晶硅投资热潮之隐忧
太阳能电池业的发展导致多晶硅短缺,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多晶硅项目投建热潮。然而,在可预计的产能过剩之下,技术与成本俱无优势的国内多晶硅厂,未来将何以自处??“空旷无人,杂草丛生。”这是2007年11月《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在宁波尤利卡太阳能公司(下称“尤利卡”)场区看到的场景,尤利卡控股股东是杉杉股份(600884)。尤利卡副总经理李长春告诉本刊,公司现已停产,股权正择机转让。几乎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成都,四川成都通威集团总部人声鼎沸。成都市的领导们正在出席通威集团、巨星集团与中国成达工程公司的9000吨多晶硅项目签约仪式。尤利卡与后者都从事太阳能产业。不同的是,尤卡利从事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太阳能组件生产,而通威集团从事的则是上游太阳能原材料多晶硅的生产,但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象。 “空旷无人”与“人声鼎沸”的对比背后,恰是目前太阳能电池行业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原材料多晶硅极度短缺,价格飞涨,下游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的企业举步维艰,而上游资本则看到无限商机,蜂拥投建多晶硅项目。2007年11月21日,乐山电力(600644)、天威保变(600550)、川投能源(600674)和岷江水电(600131)同时发布公告称,将参与新光硅业的二期工程,在四川新津和乐山各投建年产3000吨多晶硅的项目。 面对下游投资热潮,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企业原本应该欢欣鼓舞,然而2007年12月13日在无锡举行“2007年中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高峰论坛”上,无锡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却向与会者泼了一盆冷水,他说:“中国不适合投建多晶硅项目。”施何出此言? 多晶硅短缺之困李长春介绍说,尤利卡停产,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片所需主要原料多晶硅极度短缺价格太高,导致成本过高,不堪重负。 这绝非特例,同样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且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南京中电电气光伏有限公司(CSUN,Nasdaq;下称“中电光伏”),也面临同样困境。 2007年8月24日,中电光伏发布了第二财季报告。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中电光伏的营业收入翻了一倍,但净亏损却达354万美元,而其第一财季的净利润还达到537万美元。 中电光伏对其业绩不佳的解释是,主要由于生产用原材料多晶硅极度短缺所致。由于预计多晶硅短缺将持续至2008年甚至以后,中电光伏决定压缩产能,并将原计划增加6条生产线的计划调整为4条。 中电光伏的计划公布不久,两家美国律师事务所就向美国纽约南部地区法院提起集体诉讼,控告中电光伏没有向投资者及时说明情况。中电光伏工作人员满是委屈地告诉《证券市场周刊》,并非他们刻意隐瞒,实在是多晶硅价格涨势如此凌厉,出乎企业意料。 与中电光伏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太阳能硅晶圆厂昱辉光电,昱辉光电同样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昱辉光电2007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产品毛利率环比出现下滑。同时,昱辉光电还向投资者提示称,由于预计第四季度原材料成本提升情况持续,因此接下来的两个季度,其毛利率将逐季减少。 太阳能电池按基板划分,可分为多晶硅电池、单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带状硅电池及碲化镉(CdTe)及硒铟铜(CIS)等,其中多晶硅电池因技术成熟且稳定性好,约占总量的56%,是太阳能电池基板的最主要材料。 近几年来,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行业的发展速度远高于上游原材料的发展速度。太阳能电池用硅原料缺乏已成为国际性问题,于是多晶硅国际供货合同价格迅速攀升。2003年,多晶硅平均每公斤售价仅25美元,到2006年已经上升至90美元。进入2007年,多晶硅价格更为疯狂,从年初的150美元/公斤骤涨至230美元/公斤,而最近的调查显示,即使400美元/公斤的价格也拿不到货。 与此同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价格涨势却远逊于多晶硅。2006年,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售价约为3.75美元/瓦,较2005年上升了10%;而2007年的平均售价为5.25美元/瓦,仅相当于2006年价格的1.4倍。 规划产能报复性增长多晶硅价格飞涨的背后,是巨大的供需缺口。多晶硅材料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半导体业和太阳能电池制造业。2006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为2521MW,消耗多晶硅约2.3万吨,约占多晶硅需求总量4.5万吨的50%左右;全年多晶硅产量3.7万吨,市场缺口约0.8万吨。 由于技术垄断,目前,全球90%以上的多晶硅原料集中在七家企业手中,主要有日本Tokuyama、三菱、住友公司、美国的Hemlock、Asimi、SGS、MEMC公司,德国的Wacker公司等。这些公司年产能均在1000吨以上,其中Tokuyama、Hemlock、Wacker公司的年产能均在3000吨至5000吨。 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指出,2007年全球多晶硅光伏太阳能新增装机数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