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的真义 - 体育的定义.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育的真义 - 体育的定义

体 育 的 真 义 夏成前(1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科学研究所 盐城 224002) 摘要:通过分析体育一词的历史渊源和我国国情,得出结论:体育的真实含义应该是身体的教育,它包含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体质教育,也包含学校外的身体教育,即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活动。竞技运动不是体育,但体育经常借助竞技运动的手段和形式,体育与竞技运动处在一种平等且交叉的地位。 1 关于“体育”的混乱现象 目前关于“体育”的定义相当混乱,其中最主要的是“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与“运动”(Sport)两个概念纠缠不清。俄罗斯称之为体育运动(Sport),美国称为体育与运动(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将体育分为广义与狭义,广义体育包括三部分: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竞技运动(Sport),身体锻炼(Physical Training)。1963年统一体育术语国际研究会又将体育称为“身体文化”(Physical Culture)。总之,关于体育的定义,众说纷纭,难有定论。美国学者哈帕、米勒等人在文章《对竞技-体育问题的一些看法》中无奈地说:当对一些混乱现象进行讨论时,常会出现更混乱的现象。 2 关于“定义”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如果概念不明确,就容易把一些相邻接的事物或现象混淆,从而无法掌握科学的实质,无法用科学的规律来指导实践。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确定术语时一般要注意三点:1、科学性,即用词要准确;2、国际性,即力争与国际用语相一致,便于国际交流;3、民族性,即要符合民族传统习惯,符合国情和现实状况,这样才便于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 我们可以从“体育”一词出现后传入我国的历史入手,按照国际通用和尊重国情现状的原则,来揭示“体育”一词的真义,并力求反映科学性、国际性和民族性。 3 体育的历史渊源 人类社会的体育实践活动历史悠久,而“体育”一词的出现却要晚得多。“体育”这个词的前身是“体操”(Gymnastic),古代奥运会就有了“体操”一词,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就常用这个词,当时把这个词理解为“健身术”,古希腊把游戏、角力、体操作为教育的内容,而且西方一直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17-18世纪西方教育中,就包含了打猎、游泳、爬山、赛跑等内容。洛克的《教育漫话》认为:教育应包括德育、智育和体育。他说,“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全之身体”。18世纪德国体操之父古兹穆兹把健身教育项目统称为“体操”。世界体育史料记载,世界上“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760年,当时法国报刊上用“体育”一词来论述儿童的身体教育问题。可见“体育”一词最初的含义就是身体的教育,即“Physical Education”,这是体育最基本的含义,也是体育的真义所在。19世纪前后,欧美各国开始普遍使用体育一词,当时毫无争议,体育即Physical Education,即“身体的教育”。(准确地说,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教育,以获得身体健康。下文“身体教育”均指此意。) 在我国本没有“体育”一词,它是从国外传入的“舶来品”。其实我国历史上早就有了体育实践活动,但没有“体育”这个词,仅用气功、导引、武术或养生等词来指代。1840年鸦片战争打破了我国闭关自守的局面,洋务运动兴起,国外的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涌入国门。19世纪末,德国的扬氏体操、瑞典的林氏体操开始传入我国,首先是用于军队操练,后逐步进入学校,用于学生的“身体教育”。当时我国就采用“体操”这个词来表示“体育”的含义。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开设“体操科”(即体育课)。 和当时许多西洋新事物传入我国的路径一样,“体育”这个词也是从日本传入我国的。1897年康有为编辑日本书目志时,列入了“体育学”,这是体育一词首次在我国出现。19世纪末,许多青年赴日本留学,很多人选择了学习体育,为的是强国强民。留学回国的学生带来了“体育”一词,如1904年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说:保全身体健旺,体育发达基此。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中提出:体育功夫,体操发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留日学生不仅带来了“体育”一词,还创办了许多体育团体、体育学校,如上海沪西士商体育会、四川体育专门学校。1907年秋瑾创办了大通体育会。当时清朝的学部奏折中也有了“体育”一词。1904年基督教天津青年会干事饶伯森在京津一带宣传西洋体育,“体育”一词在我国开始广泛流传。民国之后,“体育”一词逐渐在我国普及起来。不过当时“体育”与“体操”并用。毛泽东同志于1917年撰写了《体育之研究》,标题中用“体育”,但文内仍用“体操科”、“体操教习”等词。直到1923年北洋政府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